场化改革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解释李约瑟之谜的新视角周文陈.DOCVIP

场化改革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解释李约瑟之谜的新视角周文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场化改革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解释李约瑟之谜的新视角周文陈

第 PAGE 17 页 共 NUMPAGES 17 页 市场化改革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 ——解释李约瑟之谜的新视角 周文 陈跃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梳理国内外现有经济学研究文献中关于“李约瑟之谜”的众多解释, “经济结构和制度假说”、“技术需求不足假说”、“ 技术供给不足假说”和“技术抵制假说”等假说,进而梳理中国经济历史发展脉络,同时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了市场化改革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认为只有加快市场化改革才是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市场化改革 工具性自由 李约瑟之谜 中国梦 周文 ,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陈跃,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 一、引言 根据现有研究文献,在公元前300年的战国时期,中国的市场经济就已经有了十分显著的发展。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土地的私有制和自由买卖,劳动力实现了高度分工,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有了很大程度发育。Chao,Kang,1986,Man and Land in Chinese History:An Economic Analysis, Stanford: Standfor University Press,1986,pp.2-3.正是因为市场经济的相对发达,从而促进了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迅速扩散。在元代以前,中国对科学技术发展上已作出重大贡献,从而古代中国众多的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在世界科技史上载入史册 Chao,Kang,1986,Man and Land in Chinese History:An Economic Analysis, Stanford: Standfor University Press,1986,pp.2-3. 赵显明. 试析程朱理学的兴起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J]. 晋阳学刊,1995,(6)。 在公元1世纪,中国的汉朝和欧洲的罗马帝国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基本一致,而且直到1820年,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仍占世界份额的32.4% (Maddison,1998,p.40)。Maddison,Angus,1998,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OECD.但是,中国经济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以后人均收入就开始停滞不前。Balazs, Stefan. Beitrage zur Wirtschaftsgeschichte derT’ang-Zeit (618—906). Mitteilungen des Seminars fur Orientalische Sprachen zu Berlin [M]; Jahrgangxxxiv. Berlin : Gedruckt in der Reichsdruckerei, 1931.欧洲因为14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走出中世纪的黑暗,并在18世纪首先在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尔后人均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以购买力平价计算,欧洲GDP从1820年占世界比重的26.6%迅速上升到1890年的40.3%,人均GDP年均增速从1700—1820年的0.22%增加至1820—1952年的1.03%。而中国在整个近代史中,经济一直停滞不前,人均GDP在1820 Maddison,Angus,1998,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OECD. Balazs, Stefan. Beitrage zur Wirtschaftsgeschichte derT’ang-Zeit (618—906). Mitteilungen des Seminars fur Orientalische Sprachen zu Berlin [M]; Jahrgangxxxiv. Berlin : Gedruckt in der Reichsdruckerei, 1931.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明朝前期,中国无论市场、外贸、金融和各类经济组织都要优于欧洲和日本。相关论述参考以下研究著作:安哥斯.麦迪逊,2008:《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M].上海,伍晓鹰,马德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贡德·弗兰克,2001:《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M].北京,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彭慕兰(美),2003:《大分流》[M].江苏,史建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王国斌(美),2005:《转变中国:历史变化和欧洲经验之局限》[M].江苏,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大运河沿岸城市如临清,成为主要商业中心,商人云集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