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曹丕诗歌中对生命意识关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曹丕诗歌中对生命意识关注

浅析曹丕诗歌中对生命意识关注   摘要:曹丕的诗作在反映时代生活的同时,表现出对生命意识的关注: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出生命的深层意义,展现出对生命个体的珍视;既有对生命痛苦的描绘,也有对生命个体存在意义的的思考,表现了一定程度的人道主义情怀。   关键词:曹丕 诗歌 生命意识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称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确,文学发展到此时,随着社会思想的演变,已经更多地被用来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和美学追求,由此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文学的繁荣时期到来了。以建安文学而言,作家大都摆脱了儒家正统思想与经学的束缚,思想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使他们的作品具有了某些个性化的倾向。所谓个性化,就是作家能够以个人化的方式反映特定时代的现实生活,同时也能在作品中显示自己对人生或生命价值的独特思考,能够展示一己的情感世界。在表达思想情感时能够不再简单地以传统的“温柔敦厚”的儒学诗教面貌去观察生动的现实生活和更加复杂的人生状况。当然,必须指出,建安文学中呈现出的这种个性化倾向不可夸大,在不同作家那里具体的表现也是不可一概而论的。   作为建安文学的主将,曹丕的诗作在这方面是值得注意的。身为邺下文人集团的核心人物,一个生于乱世、长于戎旅的作家,曹丕以独有的人生体验描绘出属于那个时代的慷慨悲凉之美与重个性、发乎纯性的“人的觉醒”。 ①这里所谓“人的觉醒”,并不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郁达夫总结“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所说的“人的发现”,因此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性主义,更不是二十世纪以来大行其道的“民主”“科学”的理性精神和时代潮流。在曹丕这里,它首先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人的生命个体存在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对于个体生命存在价值的关注与思考,构成了曹丕诗作的基调。这充分展示了他多思善感的一面。这在他的《大墙上蒿行》中有突出而复杂的反映: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冬被貂?@温暖,夏当服绮罗轻凉。行力自苦,我将欲何为?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上有沧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难得久来履。何不恣意遨游,从君所喜?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昂?悲丽平壮观,白如积雪,利如秋霜。?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御左右,奈何致福祥。吴之辟闾,越之步光,楚之龙泉,韩有墨阳,苗山之铤,羊头之钢,知名前代,咸自谓丽且美,曾不如君剑良,绮难忘。冠青云之崔嵬,纤罗为缨,饰以翠翰,既美且轻。表容仪,俯仰垂光荣。宋之章甫,齐之高冠,亦自谓美,盖何足观。排金铺,坐玉堂。风尘不起,天气清凉。奏桓瑟,舞赵倡。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酌桂酒,脍鲤鲂。与佳人期为乐康。前奉玉卮,为我行觞。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   面对草木的盛衰,时序的忽转,他充满了惆怅忧伤之情。他意识到,在永恒的宇宙中,人是无助的;人不仅不能主宰自然,而且连自己的何去何从都无法预知,人只是自然中的普通一物。“今我隐约欲何为”就显示出作者的忧患之深,却又无可奈何。“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突显了生命的短促,人生在世就像一只小鸟飞落在树枝上。悲观之余,他想到还是应该把握好今天,过好今天才能拥有未来,“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其实,仔细品味,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已经具有了某种哲理的启示,“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这就明确地告诉读者,即使在享乐生活中,他的内心依然是悲苦的,这等于是否定了享乐生活。生命的价值在哪里?人生的真谛是什么?作者在苦苦地思索与追寻。诗人在享乐中找到了暂时的解脱,或者说是暂时的麻醉。那么麻醉后当然就无有痛苦。但是觉醒之后呢?恐怕醒后最是苦痛吧。但愿长醉不复醒,醒后的痛苦即无路可走。可以看出,诗人在轻歌曼舞中并没有沉醉,在尘世喧嚣中也没有失去理性的思考。这种思考是一种哲学的领悟,是生命的觉醒,是对生命意识的深切体认,是对人生真谛的积极探索,是对生命价值的不懈追寻!   然而,在更多的时候,曹丕不去进行类似上述的严肃的思考,因为毕竟他有更开阔的人生视野。在他一生的情感世界中,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对普通人的生命存在过程中的甘苦,他表现了更大的关注热情。这不是偶然的,这是由他比较复杂的人生经历和较为丰富的情感世界决定的。他善于观察身边和身外的世界,更善于从自己的某些玄空的思考中走出,以更深切的目光关注普通民众的生命遭遇,使得他的诗作具有了更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由于多次随军出征,使他有机会感受远征不归的辛酸和与亲人别离的哀伤。他从自己的情感世界出发并扩大开来,以十分敏锐的意识,感同身受地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离别之苦、士卒役夫的忧愁、怨女思妇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