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曹组词对柳永词借鉴与突破
浅析曹组词对柳永词借鉴与突破
摘 要: 柳永和曹组,一为北宋前期著名的婉约派词人,一为徽宗时期“滑稽词派”的代表人物,二人先后登上词坛,受到时人的追捧。曹组借鉴了柳永词的题材和风格,又在此基础上体现出一定的突破。从题材内容上来看,二人都长于创作羁旅行役词和歌妓艳情词,曹组结合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赋予词作鲜明的个人特色;从语言风格上来看,曹组继承了柳永雅俗兼善的特质,俗词俗而能讽,雅词清新有味,且偶有豪迈之作。
关键词: 词 曹组 柳永 题材内容 语言风格
一、引言
曹组,字彦章,后改字元宠,生卒年不详。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一?f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他是北宋徽宗时期“滑稽词派”的代表人物,年轻时生活潦倒而放荡,以学识见称于太学,却六次应试而未能及第。后由徽宗特命就殿试,中五甲,赐同进士出身,因才思敏捷而深受宠信。其作品俗而能雅,在当时广为传颂,有《箕颍集》二十卷,后因政治、人为等诸多原因散佚,今仅存词三十七首,诗九首,赋一篇。曹组早年填词多浅俗戏谑之语,后因身份变化,转而创作了大量典雅平正的作品。
词自五代以来,逐渐从民间创作过渡到文人的手中,并被视作不入流的“雕虫小技”。宋代文人不满其低俗的审美趣味、粗陋的遣词造句,对词不断地进行净化和雅化,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抒情文体。但与此同时,俗词一脉也未曾断绝,并在北宋词人柳永的手上发扬光大。柳永的词作,无论是在题材内容,还是语言风格上,都体现出雅俗兼善的文学风貌。对比二人的词作可以发现,曹组词处处可见受惠于柳永词的痕迹,又体现出对柳永词的突破。
二、题材内容上的异同
词的题材内容总是与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据王灼《碧鸡漫志》所载,一直到南渡初年,曹词都被奉为佳品,甚至和柳词并举,并在年轻人群体中形成了“十有八九不学耆卿,则学曹元宠”[1]的现象。曹组词多选取羁旅行役、歌妓、宫廷和咏物等传统题材。这些题材虽然没有什么新颖之处,却是他追求功名、老来得宠的一生的写照,因而具有了一定的代表性。同样的,“白衣卿士”柳永在《乐章集》里也保存了大量反映羁旅漂泊和流连市井的词作。在这里将具体比较二者羁旅行役词和歌妓艳情词的异同。
(一)羁旅行役词
羁旅行役词是曹组得以保存最多的作品。《箕颍集》中存词三十七首,这类题材就占十首之多。《百家诗选》中有言:“曹组,字元宠,元象弟也。少游库校,有声,著《铁砚篇》以自见。凡六举,蹭蹬不遇。”[2]曹组前半生仕途不顺,多感四处求谒、汲汲于功名的艰难困苦。在这种特殊的经历下,他的羁旅词情景相生,颇为感人。试看《青玉案》:
田园有计归须早。在家纵贫亦好。南来北去何日了。光阴送尽,可怜青鬓,暗逐流年老。
寂寥孤馆残灯照。乡思惊时梦初觉。落月苍苍关河晓。一声鸡唱,马嘶人起,又上长安道。
上阙看门见山地抒发回乡的渴望,“在家纵贫亦好”一句,深刻地展现了在外飘零、有家难回的凄楚。光阴流逝似箭,少年转眼白头,多少本该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光交付于无休止的行役。下阙从感叹写回现实。孤馆寒灯下,词人从梦中惊醒,只能暂时收起自己的乡思,伴着关河晓月,在鸡鸣马嘶声中踏上了去长安的道路。
从遣词造句上来看,此词与柳永的《轮台子?中吕调》有着相近之处:“一枕清宵好梦,可惜被、邻鸡唤觉。匆匆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冒征尘远况,自古凄凉长安道。”从内容主旨上来看,《青玉案》上阙中“光阴送尽,可怜青鬓,暗逐流年老”与《轮台子》中的“念劳生,惜芳年壮岁,离多欢少”的感慨也是暗合的,既有对羁旅行役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也体现了北宋下层文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思考。两位词人虽没有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但词中风味异曲同工,都流露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凄凉心境。由此可见,柳永的羁旅行役词极大地影响了曹组的创作。
当然,曹组的羁旅行役词也有自己的鲜明特点。首先,他长于开门见山地写内心活动。譬如上文所举《青玉案》,上阙直抒“在家纵贫亦好”的沧桑和无奈,感情强烈不加掩饰;再比如《忆少年》的上阙:
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连用三个“年时”,将对先前生活的怀念娓娓道来,更衬托出而今“天涯为客”的孤单和冷清。柳词往往开头先以“景”进行层层铺垫,最典型的当属代表作《八声甘州》,从“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写起,到风霜凄紧、关河冷落,再到红衰翠减、长江东流的景致,整个上阙都在写景,直到下阙抒发归思。将《忆少年》与之进行对比,不难发现曹组开篇直接交代内心活动的写法,在一开始就将读者带入设置好的情绪中去,仿佛是一场促膝长谈,从而使读者被强烈的感情与真挚的情思所打动。
其次,与柳永常在羁旅漂泊的同时流连于儿女情长不同,曹组多将羁旅生活与思乡之情相结合,将旅途的苦闷与回家的渴望融为一体。在他的词作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