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曹植诗赋中女性视角新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曹植诗赋中女性视角新变

浅析曹植诗赋中女性视角新变   摘 要:曹植的女性题材诗赋,在继承楚辞以来借“美人”喻君子的传统基础上又有发展,形成了女性视角的新变:作者在关注现实女性基础上,将视角转向自己,将女性形象与自己的政治处境结合起来,托她象以寄己意。而这种新变是由文化传统、时代环境及个人因素所致。   关键词:曹植 诗赋 女性视角 新变   曹植是建安文士中较早以女性题材为主要创作内容的作者,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基于种种文化传统、社会现实的因素以及对于女性题材作品的继承,曹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女性观并创作了大量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自屈原以来,借美人以喻君子,以男女而喻君臣关系的传统一直为后人所继承和发展,后代文人把男女之情看成一种美丽的象征以肩负载道的使命,乃至成为一切深微之情思的寄托。到了曹植,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却又为之一变:他将屈原作品中的“美人”意象独立了出来,赋予了她更丰富的含?x和更完满的意象,同时将女性形象与自己高洁的人格和炽热的政治激情及现实处境结合起来,昭示了作者独特的精神世界和生命价值。   一、关注现实女性及其命运   曹植在塑造女性形象起始时,并没有十分具体地为我们展现出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而是尝试用拟女性的视角来表达对女性的欣赏并传达作者自身的情感和态度。   (一)拟女性之视角:赏女子之形貌   据《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记载,《感婚赋》作于曹植成年之前。   阳气动兮淑清,百卉郁兮含英。春风起兮萧条,蛰虫出兮悲鸣。顾有兮妖饶,用搔首兮屏营。登清台以荡志,伏高轩而游情。悲良媒之不顾,惧欢媾之不成。慨仰首而叹息,风飘飘以动缨。[1]   开头两句作者想要用“淑倩”“含英”二词,竭力想为我们塑造出下文妖娆有风姿的女子形象,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已经对女性有一种倾慕之情,怀有一种欣赏的眼光。但是“登清台以荡志,伏高轩而游情”又把我们拉回现实,回到了男子的主体地位,特别是最后一句“慨仰首而叹息,风飘飘以动缨”,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矗立于风中的典型男子形象。尤为此次尝试虽然不是很成功,但是已经体现出曹植将视角转向了女性,表现了他对女性的一种关注及欣赏同时也表达出自己不能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淡淡哀愁。   又如曹植在《静思赋》中描绘出的清晰的人间美女形象:“夫何美女之烂妖,红颜晔而流光。卓特出而无匹,呈才好其莫当。性通畅以聪惠,行密而妍详。”表现出了作者对于心中美女的欣赏,但是“秋风起于中林,离鸟鸣而相求。特愁惨惨以增伤悲,予安能乎淹留?”深潜的无奈,淡淡的哀伤,虽是人间的“美女”,又何异于仙界的“神女”呢?这首赋中一方面流露出曹植对于女性美的真情欣赏,同时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作者对于遥不可及的“神女”可想却不能求之、得之的淡淡失望。   (二)以女性之口吻:叹女子之命运   建安时期,随着诗人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对个体生命的关注成为时尚,关注女性的不幸遭遇、反映现实成为建安文士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题材,但在曹植作品中女性角色的着笔并没有占很大的比例,也不可能居于主要的位置,因为在曹魏时期,人们所建构的文化主题,仍然是以男性形象为主,女性注定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所以她们的命运只能服从于男权的需求。曹植以自己的良知和理性,审视着这些女子,给予她们无限同情。如曹植的诗歌《浮萍篇》: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佳人虽成列,不若故所欢。行云有反期,君恩傥中还。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诉。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悲风来入帷,泪下如垂露。发箧造新衣,裁缝纨与素。[1]   诗人以浮萍起兴,比喻荏弱女子,她必须依附在水中才能够生活。尽管如此,浮萍的命运还是飘忽不定的,只能“随风东西流”,任人摆布,孤立无助。这里作者用女性的口吻简述自己出嫁后的命运,把今与夕作对比来暗含谴责男子薄情寡义之意。又以新人与旧人作对比。新人之芳香如茱萸,而自己的品质如兰桂,新故相对,旧人的可爱之处应该更多一些,而丈夫却不能辨别善恶。但妇人却忠厚为怀不与计较,即使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也还是希望丈夫有一天能够良心发现,从而回心转意。而最后的两句更是表现出女子哀而不怨的美好品质。“发箧造新衣,裁缝纨与素”,虽然已经为弃妇,遭逢冷遇,但是还是会用纨与素裁缝新衣,独善其身,使自己的内在品质更加美好,这正表现出作者对于女子脆弱的命运的无限同情和怜惜。   无论曹植是用拟女性的视角来看待现实问题,表达对于女性形象的欣赏,还是用女性的口吻吐露“自己”在婚姻、命运中的无助与怅惘,都反映出他对现实女性的关注是没有停止的。虽然曹植处在女性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处于边缘化位置的时代,但他依然能够将目光放在女性身上,并为她们“言说”,这种创作的态度是新的突破,也具有深刻的意义。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