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柳宗元江雪
浅析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咏雪”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历代不乏佳句名篇。王维的“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写得浑然敦厚;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洋溢着绮丽芬芳;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驰骋着诗人浪漫想象,论名篇则有谢庄的《雪赋》、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和《王政之右司吴江观雪见寄》等等。
柳宗元的《江雪》即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咏雪佳作,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江雪”指湘江雪景。全诗匠心独运,布局巧妙,生动刻画了一位坚毅、澄洁、傲岸、狷介的渔翁老者形象,反映了作者在政治失败遭遇贬谪后孤独寂寞、坚守节操的精神风貌。
诗文并没有直接从雪景写起,而是从四句当中每一首字“千”、“万”、“孤”、“独”着笔,别致新颖,不落俗套,层层翻出深意:
一、一个孤独至极的环境
鸟雀飞绝,行人绝迹,诗的前两句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以雄奇开阔的笔力,通过选取荒陌山村典型景物“千山”、“万径”,渲染了天广地远,万物肃杀,寥廓苍凉的意境氛围。“千”对“万”,极言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山”对“径”,“山”为纵“径”为横;“鸟飞”对“人踪”,一鸟一人,一动一静,一高一低,这样纵横上下,物人皆具,动静相生,气势舒展高远,从这里我们又完全可以窥悟和不得不慨叹诗人视野之独特,裁减之得体,取景之高妙了。“绝”、“灭”二字则将笔锋急转,万物清空,百无聊赖。“绝”、“灭”是穷尽、净尽,到了极致的意思,是生之事物的彻底覆灭和消失殆尽,从而把大雪、酷寒烘托出来,诗到此处没有写雪,但由结语“江雪”反观,此处愈是写空写静写无写灭,愈是处处见雪,甚至雪的色彩、厚重、威力都明晰可感了。这样,一幅荒广无垠、大雪恣肆,寒风彻骨,天寒地冻的冬雪图其实早已跃然纸上。而自然风雪,正是政治风雪的象征,赋中有比,曲折含蓄地点出作者的政治处境。万籁俱寂,风雪交加,了无生机又无所依傍,此景此境,人何以堪?
二、一种孤独至深的心情
诗篇第三、第四句紧承一、二句直写孤独,直逼内心。第三句两个名词意象罗列,孤舟一只蓑笠翁一人,简洁至极的交代,“孤舟”也点明了孤独的主人公出场的地点。第四句最为精彩四射,以“独”领风骚,孤舟独钓,吾道独孤,“雪的世界”,“‘钓’的境界”,“翁的精神”至此轰然脱出。联系前面两句,于“千山”“万径”极其寥廓之景中,着一老翁,于无限“绝”“灭”中,着一“钓”字,以动衬其静,以大衬其小,以广阔衬孤独,孤独的质感、孤独的量感浸透整个诗篇。
总体看来,中国文人的孤独感更多的是抒发对人生的感触,像“独在异乡为异客”,“谁为含愁独不见”,其中一些也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粘带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色彩,柳宗元沉重的忧伤是不能与一般封建官僚宦海浮沉、迁谪失意混为一谈的。柳宗元生活的时代是唐王朝走向衰败没落的历史时期,政治危机四伏,以柳宗元为骨干的革新集团,进行永贞革新,实行“内抑宦官,外制藩镇”的一系列革新变法措施,但是这次革新活动由于阶级基础薄弱,以失败告终。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一直过着贬谪的生活。他的诗作反映了封建阶级内部一个真正有理想的进步人士所遭受的迫害排挤,他的孤独寂寞充满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一次孤胆深入的较量
此情此景,人怎能堪?
初唐诗人陈子昂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无限寂寥的时空背景下,仰天悲哭,捶胸顿足,慷慨奋世之志顿化作“怆然而涕下”的滔滔泪水。
而一向旷达的苏轼,此时此景也不能不在诗词中流露出相当强烈的忧患感“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拈衰髯。”“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
相比《江雪》中的老翁呈现的形象则是一个老而弥坚,孤胆深入,稳健老辣,智勇双全的作战英雄。首先他有备而来:一蓑衣一斗笠,蓑衣,用棕丝或稻丝编制而成,穿在身上,用以防雨雪;斗笠,用竹皮编成,戴在头上,用以遮雨雪,一方面说明他全副武装,严阵以待,一方面说明他对恶劣环境的充分认识;其次他的作战工具――木船。船可顺流而下,也可溯流而上,增加了作战地点的灵活性。再次他的作战手段――钓。历史上著名的“钓”要数充满智慧的姜太公了。风霜相逼,孤立无援,在这里的“钓”不仅反映了他的勇敢,他的沉稳和他的执著,也反映了他的有所期待: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与他一样持抱江雪的操守之士。我们仿佛看到,湘江风雪弥漫,风雪苍茫中一条小船,船上端坐一位披蓑戴笠的渔翁,刚毅之嘴角,睥睨之眼神,他兀傲风雪,不畏荒寒,雪中垂钓,俯仰古今历史之长河,凛然不可侵犯又令人肃然起敬。这时的渔翁毋庸评价其胜负,他的人格力量和精神魅力已横扫一切,战胜一切!
四、一秉孤傲坚贞的品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