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源光网络承载5G前传信号可行性研究概述
无源光网络承载5G前传信号可行性研究概述
【摘 要】为了明确PON承载5G前传的适用场景,中兴、华为、中国电信、ATT等各标准组织、运营商及设备公司正在进行相关研究,因此综合各方现有研究成果,列举了5G无线前传的各种要求,将其与当前和未来的各类PON光接入系统进行比较,最后阐述了对应5G前传不同应用场景的各类PON网络技术。
【关键词】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前传;无源光网络;基带处理单元;射频拉远头
An Introduction to 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of PON Carrying
5G Fronthaul Signals
JIA Wu, SUN Yue, CHENG Hairui
(China Unicom Network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48,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learly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 of PON carrying 5G fronthaul signals, multiple standard organizations, operators and equipment vendors e.g. ZTE, Huawei, China Telecom and ATT are conducting related research. Combined with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various requirements of 5G wireless fronghaul were listed and compared with different PON access systems. Besides, different types of PON network technology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5G fronghaul were elaborated.
[Key words]5G; fronthaul; PON; BBU; RRH
1 引言
从4G/LTE向5G新型无线(NR)传输架构演进,主要变化在于4G/LTE原有的BBU功能分为中央单元(CU)、分布式单元(DU)及远端单元(RU)。这种重新设计可以更好地促进无线接入网络(RAN)虚拟化[1],还可以降低前传的线路速率,同时满足时延要求。
通常在4G无线网络中,前传链路定位在RF(射频)与其余使用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OBSAI协议(Open Base Station Architecture Initiative,开放式基站架构,即选项8划分点)的L1/L2/L3功能之间。这种划分点选项允许集中所有高层处理功能,代价是对于前传时延和带宽有严格的要求。这种传统的前传是基于数字化时域IQ(正交矢量)数据的传输,对于诸如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等非常高容量的应用或者具有多个独立天线元件(多层MIMO)的无线站点,这些方案需要非常高的高传输容量,同时允许传输时延仅为几百微秒。
图1是从4G到5G的划分功能体系结构演化的一个例子[2-3]。
4G中的RAN架构由演进分组核心(EPC)、基带单元(BBU)和射频拉远头(RRH)组成。当演进到5G时,在这个例子中,部分用户平面(UP)功能从EPC移动到CU和DU,L2非实时和L3功能从BBU移动到CU,L1/L2实时功能从BBU到DU,其余的L1功能从BBU到RU。EPC功能在下一代核心(NGC)、CU和DU之间重新分配,所创建的两个新接口通常被称为高层划分点“前传-2”(Fronthaul-II)和低层划分点“前传-1”(Fronthaul-I),其中“前传-2”又被称为“中传”。驻留在CU和DU中的特定功能与部署有关,目前各方仍在讨论中。图2显示了4G和5G无线网络中的这些功能块和潜在的划分点[4]。目前标准组织已经开始在无线信号处理链路中确定不同的分界点,与目前在用的方法相比,可显著降低C-RAN架构中的传输容量。
5G?稻菟俾实脑黾邮沟么?统的CPRI前传难以被继续使用。在更高层划分时,可以放宽对于时延和带宽的要求,同时也只需集中更少的处理功能。因此,新的功能划分架构需要综合权衡吞吐量、时延和功能集中之间的技术和成本。最佳的5G NR划分点取决于特定的部署方案。在2017年4月,3GPP宣布选择选项2(PDCP/高RLC)作为高层划分点(称为F1接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英语语法大全-英语语法大全.pdf VIP
- 合信MagicWorks HMI用户手册V3.00.pdf
- 《股骨远端骨折教学》.ppt VIP
- 天然气制氢简介演示.ppt VIP
- 学堂在线 日语与日本文化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10分式方程应用的三种考法全攻略(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ppt素材大全.ppt VIP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10分式方程实际应用压轴题的四种考法全攻略(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2025年铁路轨道参数动态检测装置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08因式分解压轴题的四种考法(原卷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