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戴望舒诗歌艺术特色
浅析戴望舒诗歌艺术特色
摘 要:戴望舒作为上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其诗作上承古典余泽,下启现代诗风,以其艺术精神和艺术形式的拓展架起了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现代诗歌的桥梁,实现了象征主义的中国化,其影响巨大而深远,本文从浓烈诗情的象征意象、自由和谐的优美音节、诗歌中运用散文化的手法、创造性地借鉴古典诗词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戴望舒 现代派诗歌 象征主义 散文化
戴望舒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其诗作上承古典余泽,下启现代诗风,以其艺术精神和艺术形式的拓展,实现了象征主义的中国化。戴望舒将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揉合在一起,形成了他浓烈诗情的象征意象、自由和谐的优美音节、诗歌的散文化及创造性借鉴古典诗词的诗歌艺术特色。
一、浓烈诗情的象征意象
以象征化的意象及意象组合烘托、传达诗人的情感世界,追求诗歌的含蓄美,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即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是戴望舒诗歌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
“诗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单是想象。”戴望舒认为诗的本质寓于要表现自己同隐蔽自己这两种愿望的永恒斗争之中。他谨慎地把他的“真实 ”巧妙地隐藏在诗作的“想象”的屏障里,因而他的诗不同于浪漫派的坦白奔放,直接抒情,也不同于法国象征派把思想放在首位,他是把感情放在首位的。他在诗作中使用暗示手法,尽可能使这种感情隐蔽些、朦胧些,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
在他的成名作《雨巷》中,诗人运用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营造出了一个“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的审美意境。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意境,含蓄地暗示了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期待盼望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雨巷》虽有象征派感觉的不可捉摸,情绪的飘忽不定,形象的模糊朦胧,但它叫人看得懂,有真挚的情感,有古典派的内容,铺张而不虚伪,华美而有法度。《雨巷》中许多象征性的意象,内涵十分丰富。它是通过一个真实可信的“我”的形象,去寻找幻影中的“丁香姑娘”而不得的心理过程,展示了诗人理想幻灭时的那种难以名状的痛苦。显然,“丁香姑娘”作为一个梦幻中的情人形象,“她”在革命知识青年中的分量是可想而知的。从某种意义来说,它象征的是那场惊天动地的革命失败后的那种不甘落寞和美好形象被破坏的复杂心境,使得一大批知识分子用文学的笔来倾诉胸中的块垒,而《雨巷》则是通过这寂寞、冷清、朦胧的长长雨巷,来表达诗人对一种美的追寻,和在追寻中无可附依的缥缈情感,这就给此诗带来了非常复杂的,甚至是悖反的情感投射。于是意象和情绪之间的不确定性反而生成了作品丰富艺术内涵的审美张力,形成了一幅真正意义上的“梦一般得凄婉迷茫”的、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艺术构图。
戴望舒的诗歌中的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又扩大了想象,想象与象征交融互渗,使得他的诗意境朦胧且韵味无穷,深得象征诗幽微精妙的真谛。又如《印象》,诗中涉及的幽微的铃声,小小的渔船,青色的真珠、残阳、微笑、古井等,均积淀着悲凉感伤的情思,内涵与情调一致,行断意连,构成了一个情思隐约、意境深邃的朦胧画卷。在后期的《寻梦者》、《萤火虫》、《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歌创作上,诗人将日常生活中的意象象征化,用来传达情感,努力体现着诗“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的特点。
二、自由和谐的优美音节
戴望舒强调用音乐感造就诗歌,强调诗歌的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统一,追求新诗的音乐美。
戴望舒对新诗音乐美的追求,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起初,诗人追求着音律的美,努力使新诗成为跟旧诗一样可吟的东西。他的第一辑《旧锦囊》中十二首诗都有明显的格律特征。句式大体匀称,每节行数相等,每句七字,且十分押韵。如《山行》:“见了你朝霞的颜色,便感到我落月的悲哀,却似晓天的云片,烦愁飘上我心来。可是不听你啼鸟的娇音,我就像流水的呜咽,却似凝露的山花,我不禁泪珠盈睫。”诗的第一节头两句对仗工整,优美之极。第二节首两句,也略似于对仗,而且两节是整体的对仗。《断章》融入了古典诗歌所具有的韵味,极似一首婉约小令。
1926年发表的《可知》从头到脚押韵,却给人呆板滞重之感,诗人开始认识到,押韵不是增加韵律感的有效途径,于是诗人不断探索,开始新的追求。
1928年8月发表于《小说月报》上的《雨巷》,以其流畅的用韵和古典的音乐美,被叶圣陶先生称赞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雨巷》一诗共七节,每节六行,句式长短不一,参差不齐。每节押韵三至四次,有些音节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雨巷”、“姑娘”、“芬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OE 20.8-2020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8部分:砂质海岸.docx VIP
- (高清版)DB15∕T 4089-2025 《工业企业碳流图绘制方法》.pdf VIP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doc VIP
- 江苏省2014定额解读(模板工程计算规则下).ppt VIP
- 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VIP
- 站用交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第4部分:阀控式铅酸蓄电池.pdf VIP
- 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的心电图表现.pptx VIP
- 步步高家教机X2用户手册.pdf
- 新解读《GB_T 13863-2011激光辐射功率和功率不稳定度测试方法》最新解读.docx VIP
- 2025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