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踩踏对鸡冠山森林公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影响.docVIP

旅游踩踏对鸡冠山森林公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游踩踏对鸡冠山森林公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影响

旅游踩踏对鸡冠山森林公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影响   摘要:以四川省崇州市鸡冠山森林公园内不同海拔、不同试验区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土壤酶为研究对象,探讨旅游踩踏对鸡冠山森林公园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游客旅游踩踏行为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土壤微生物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大致呈增加趋势;与之相反,病原指示菌大肠杆菌的数量呈递减趋势。在同一海拔下,游客旅游踩踏行为从无人区、缓冲区至密集区逐渐增加,土壤微生物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多样性下降,导致数量逐渐减少,病原指示菌大肠杆菌却逐渐增加。由于土壤酶与土壤微生物活动密切相关,研究区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蔗糖酶、淀粉酶的活性与海拔和试验区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人为活动的增加可影响环境中的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还可为环境带来病原菌。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和规划游客活动过程,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特别是微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   关键词:旅游踩踏;土壤微生物;土壤酶;鸡冠山;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 S15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2-0398-05   收稿日期:2015-05-26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理工科重点项目(编号:14ZA0069)。   作者简介:刘静(1989―),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生态学研究。E-mail:sodamew@163.com。   通信作者:潘欣,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林业生态等研究。E-mail:panxin@。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与不可再生性使其极易受外界干扰,且一经破坏便难以恢复。在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的前提下,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在如今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下愈发受到大众关注。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土壤微生物-植物”这一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土壤微生物通过分解动植物残体而参与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对土壤养分、土壤结构、土壤稳定性、植被生态恢复产生重要影响,有机质转化所需能量的90%以上均来自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为植物提供养分的同时还为预防植物病害提供帮助[1-4]。   土壤微生物及植物根系能够释放各种酶类进入土壤,土壤酶类和微生物一起推动着土壤的代谢过程。土壤酶类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组分之一,是生态系统的生物催化剂,在土壤与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包括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在内的自然界物质循环,既是土壤有机物转化的执行者,又是植物营养元素的活性库[5]。其活性不仅可以反映土壤中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强度和方向,而且对土壤肥力变化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和更敏锐的指示作用[6]。   国内外研究表明,旅游活动对土壤有机质、土壤水分、土壤物理性状、植物多样性、景观、土壤流失等方面均产生了严重影响[7-9],旅游活动中的游客踩踏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为普遍的形式[10-12]。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植被等直接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及其多样性[13-14],因此游客踩踏与土壤微生物、土壤酶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在生态旅游的大环境下,研究旅游踩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保护森林公园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四川省崇州市鸡冠山森林公园的土壤进行系统采样,分析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土壤酶活性,探讨旅游踩踏对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提供数据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边缘,崇州市西北隅,东与崇州市苟家乡接壤,南与大邑县毗邻,西与苗基岭雪山相连,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接壤,背靠终年积雪不化的“四姑娘”山。该森林公园占地 10 800 hm2,森林覆盖率95%,最高海拔可达3 868 m,以其独特的山峰、森林、瀑布、雪山、温泉、云海、大熊猫等自然秀美景观和人文风光著称。森林分布呈现明显的垂直带谱,海拔 3 000 m 以上为高山草甸带、高山杜鹃林带;海拔2 000~2 400 m 为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冷箭竹海;海拔 2 000 m 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人工柳杉林带、林边竹海。动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有大熊猫、牛羚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有小熊猫、红腹角雉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7种。由于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独特的原始自然风光,目前已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户外爱好者前来登山野营。   1.2供试材料   1.2.1供试土壤土壤于2014年8月采自四川省成都市崇州鸡冠山森林公园旅游区,根据游客登山线路,分别于山顶(海拔2 020 m)、山腰(海拔1 880 m)、山脚(海拔1 712 m)进行采样,其中每种海拔又分为密集区(离游道1.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