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王家卫吴宇森与华语武侠电影叙事策略转变.docVIP

李安王家卫吴宇森与华语武侠电影叙事策略转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安王家卫吴宇森与华语武侠电影叙事策略转变

李安王家卫吴宇森与华语武侠电影叙事策略转变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1)06-0080-04   李欧梵论及“作家”型导演,华语电影界只提到李安、王家卫、吴宇森三位。但三位风格迥异,李安擅于用动人的叙事展现故事的人文底蕴,王家卫则惯用先锋意味的视觉影像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吴宇森却是著名的暴力美学大师。尽管如此,近年来他们却都不约而同地参与到一种类型片――武侠片――的创作当中,并取得不俗反响。《卧虎藏龙》(以下简称《卧》)问鼎奥斯卡,《东邪西毒终极版》(以下简称《东》)获戛纳电影节首映殊荣,《剑雨》去年一问世,就有影评人称之为“继《卧虎藏龙》之后最好的中国武侠片”。看来,武侠片是联系三位导演的一条天然纽带。本文意欲由此人手,通过玩赏三部电影营构的独特影像世界,探寻他们对武侠电影叙事的贡献,以期为仍在在票房、文化观念与艺术品味等重重牵绊下艰难探索的华语电影提供借鉴。   一   于华语电影而言,武侠片的地位殊为重要。从文化地理学视角来看待“华语电影”,这一概念指涉大陆、台湾、香港及海外华人制作的、以汉语为主要语言载体的电影。故而它容纳的区域和群体,在地理空间上散落于世界各地,在文化观念形态上,则既分享相同的文化传统,又存在诸多地缘性差异。是故,华语电影辐射多个小华语文化圈,不但内隐于求得通约兼容的需要,而且需在其跨语境旅行过程中与他者文化的电影产业博弈。其微妙复杂之处,下及市场份额的切分,上涉意识形态的对话与纷争,实在让华语电影从业者费尽心机,也难说稳操胜算。但自李小龙始,武侠片就不仅是华语文化圈内的票房保障,而且也是敲开世界电影市场大门的有效手段。武侠片在华语电影中的特殊地位自此奠定。商业价值之外,它在塑造民族心理认同方面的效力,亦不容小视。李氏塑造的英雄,或出现于同胞危难之时,或置身于华洋杂处之地,以一双铁拳扶危济困、伸张正义,自能引起中国和裔居世界各地的华人观众共鸣,生发对民族身份的认同感。而且,对于华人和对非华人观众而言,武侠片尤能创造出一种如鲁晓鹏所言的“不固定的、无地域限制的全球性的泛中国认定”,或者说“去营造一种泛化的抽象的中国民族性,使中国成为一个借助武术、剑术、功夫、烹饪、东方哲学等来彰显自我的文化标志。”因这种显著的文化他者性,对非华人观众也具备相当吸引力。故而,武侠片既易获得票房保证,又可能为华语电影赢来国际声誉。由此观之,《卧》的成功即非偶然。甚至可以断言,武侠片的生产和全球推广仍会是华语电影产业的长期行为。因此,讨论李安等的武侠电影的成功之处,就是一个关乎全球化时代华语电影发展的重要问题了。   《卧》成功之后,华语电影界各路人马纷纷加入到武侠片的生产中,此后年年虽均有数部大制作问世,然而不但无人再现辉煌,就连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也不多。对此,我们不免要问,为什么只有少量的武侠片取得成功?   暂且搁置诸多难以改变的客观因素不论,我以为,就电影创作本身而言,《卧》等影片的叙事策略是其成功的关键,因为它们不再满足于刀光剑影生活的奇观化呈现,而是将人性置于剑尖进行拷问,从而策动了一场华语武侠电影叙事策略的变革。   一般武侠片的叙事策略是重“武”轻“戏”。武侠片一向醉心于动作场面的推陈出新。张彻、胡金铨等武侠电影大师能享誉至今,主要凭借的就是他们匠心独运的动作场面设计。即使是奉为新里程碑的《新龙门客栈》,主要突破也是将武打动作设计进一步玄幻化,以制造更大的视觉冲击。自此以后,武侠电影中就惯见空中飞人似的轻功展示。和加上了诸多声光效果的打斗场面,人物、情节和主题等其他方面的表现却难见显著进展。难怪张小北直言武侠电影在叙事结构上存在“先天缺陷”:“就是剧情线索和动作场面在电影叙事过程中相互脱节。不能互为助力。大部分武侠电影的剧情,都会在发展到动作场面时陷入停顿,等待对阵双方完成打斗场面后,影片剧情再继续发展。除了少量里程碑式的武侠电影作品外,作为商业类型片的武侠电影一直过于依赖贩卖视觉奇观,因此武侠片的动作场面一直在不断革新,但在故事层面的进步却微乎其微。”   《卧》等影片改变了一般武侠片的叙事策略。当然,在这三部影片中,我们不难看到它们承惠于传统武侠电影、特别是新武侠电影之处。例如,《卧》中十分为人称道的竹林打斗一场戏,就可视为对胡金铨电影的致敬,而其中大量的飞翔打斗动作,亦留有新武侠电影武打设计留下的痕迹。甚至由于有更充足的经费投入,在这个方面它已经超过了香港新武侠电影。其他如《东》中两位剑客隔空舞剑对决的场面,《剑雨》中城墙下的对决场面,莫不如此。但是,与众多武侠电影不同的是,这三部电影的打斗场面并未造成叙事上的凝滞,相反,它们都直接参与到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当中。仍以《卧》中的竹林打斗为例。首先从叙事时间上来看,这一最精彩的打斗场面并未像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