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音乐美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诗歌音乐美研究

李白诗歌音乐美研究   摘 要: 李白是盛唐时期博学善思、才艺精湛的浪漫主义诗人,所作诗歌构思奇特、豪迈潇洒,历来深受好评。由于丰富的人生经历、当朝政治文化氛围等因素,李白的诗歌中呈现了浓厚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描写音乐吟咏的诗歌、以乐器为主题的诗歌及余韵深远的上乘乐府歌行等方面。这些诗歌展现了清新、形象的自然美及回环往复、跳跃动人的节奏韵律美。   关键词: 李白 诗歌 音乐美   上古时期,中西方文艺界有一个共同特征:诗歌与音乐同源。到了盛唐时期,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达到封建社会音乐的高峰,诗歌与音乐的结合得到进一步发展。“诗与音乐具有某些共同的艺术属性,从内容上看,诗与音乐一般都被认为是纯粹的抒情艺术;从形式上看,二者都有时间性、节奏感、声调和韵律等等。这使得诗以自身的形式表现音乐,就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1]。   一、李白诗歌高度展现音乐美的渊源   在诗歌与音乐结合方面,李白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诗歌“集古典诗乐之大成,开新兴词乐之先河”[2]P106,节奏与旋律巧妙结合,音乐和舞蹈在他的诗歌中显得激烈而狂放,达到唐代诗歌创作的高峰。李白能取得如此成就,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生活环境与人生经历   人是环境的产物,诗歌亦然。年少时,李白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沃野千里的四川省。蜀地人民擅长歌舞活动,受环境影响,他自幼喜欢古琴演奏,养成了豁达而豪放的性格。成年后的李白云游四方,一路的经历让他接触了不同地方的民歌,既熟悉蜀中的歌曲,更熟悉长江上游流行的西曲。他从民歌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用诗歌表达对民歌艺术的喜爱之情。从诗篇中不难发现,李白对音乐艺术有深刻体会,其诗歌展现出深厚的音乐文化基础。   (二)当朝的政治文化因素   盛唐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蓬勃发展,此时的长安作为一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吸引着各个国家、地区的音乐艺术人才到此地学习、交流。如此丰富的音乐氛围,给李白诗歌的音乐性发展提供了健康而肥沃的土地,从而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统治者的支持   开元盛世时期的统治者对音乐重视程度非常高,不仅自身喜欢吟诵诗文,而且把音乐应用到朝廷内外的大小事务中。宫廷拥有大量歌妓和乐工,在不同的场合与事务中演奏不同音乐。许多文人都通过进献诗文的方式向皇帝提出治国方略,得到重用。此时的李白,在朝中担任“供奉翰林”,得到唐玄宗的赏识。   (四)诗歌的传播与大范围普及   自汉末建安以来,一些诗人在创作实践中都或多或少地写一些“乐府诗”,即民歌体的诗。到了盛唐,诗歌与音乐更密切联系,歌行继续推广并成为与古诗、律诗、绝句等并驾齐驱的形式。唐诗在当时曾被配乐演唱,诗人在诗歌写成后常通过吟唱来修改、敲定。吟诵诗歌逐渐成为宫廷、官府及达官贵人颇为高雅的一种音乐娱乐方式,在文化的传播中,也渐渐进入平民百姓的生活。   二、音乐美在李白诗歌中的具体体现   李白博学善思,多才多艺,对音乐有很强的欣赏能力。他把对音乐的理解与欣赏用诗歌表达出来,抑扬顿挫、风格多样,巧妙地将不同的情景融为一体,突出体现了古典诗歌的艺术美感。这些诗作中,有描绘音乐吟咏的,有涉及多种古典乐器的,也有描写伴奏伴舞的,还有以乐府歌行形式创作的。   (一)描写音乐吟咏的诗歌分析   李白诗歌中,有很多关于音乐吟咏的描写。“被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的诗歌163首,‘汉郊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曲牌,每种曲牌都有自己的表演风格和表演地点”[2]P106,如《登高丘而望远海》、《北上行》、《湖边采莲妇》、《凤皇曲》、《君道曲》、《少年行三首》等。   《独漉篇》也是其中之一,该篇原来是乐府古题“拂舞歌”五曲之一,属于四言体,分为六节。作者从“我欲弯弓向天射”为国效力的满腔热情,写到“客无所托,悲与此同”对动乱时局中报国无门的悲愤,最后感叹“为君一击,鹏抟九天”,心潮澎湃,化成鹰击长空的奇妙景象。全诗表达了面对安史之乱,无法出力的愤恨之感及强烈期盼歼灭叛军、报效国家的豪壮情怀。   此外,还有大量诗歌涉及“歌”、“舞”、“吟”、“乐器”等题,如《子夜吴歌》、《秋浦歌》、《峨眉山月歌》、《江上吟》、《清平调词》等。   (二)涉及乐器的诗歌分析   李白所创作的诗词中不少与琵琶、筝、箜篌、笛、琴等古典乐器有关,如《夜别张五》、《春日行》、《公无渡河》、《凤吹笙曲》等。   其中,描写吹笛的诗有《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是735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的七言绝句,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传播整个洛阳城,后两句写夜深人静之时由于听到笛声而思念家乡。春风徐徐的夜里,动人的笛声弥漫在宁静的空中绵绵不绝,思乡之情在游子心头久久缠绕。“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