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研究几个问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贺研究几个问题

李贺研究几个问题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人,后世因称“李昌谷”。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祖籍陇西,故自称“陇西长吉”。李贺少为诗章,十五六岁时,以工乐府与先辈李益齐名。   凡少年得意者,大都命运多蹇。早岁,李贺受到前辈皇甫??、韩愈的奖掖。当是时,李贺意气风发,应进士第,然父名晋肃,“晋”、“进”同音,诋毁者怕其争名,遂攻击他不避父讳。为此,名震一时的大文学家韩愈为其鸣不平,作《讳辨》回击诋毁李贺者,然贺终不能登第。   后来,李贺入京任从九品的奉礼郎,官微俸薄,因困顿无援多有不平之气。在京时,李贺住崇义里,与名士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成为密友。三年后,李贺辞官离开长安回昌谷老家。然贫无以继,遂赴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好友张彻。   李贺一生体弱多病,27岁英年早逝。据杜牧《李长吉歌诗叙》,李贺曾将手编诗集四编付于好友沈子明,收诗233首。稍后,李商隐亦称李贺诗存四卷。很有意思的是,杜牧与沈子明亦为至友;贺姊嫁给王氏,李商隐亦娶王氏之女。杜牧、李商隐的生活年代虽略晚于李贺,但由于他们与李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故其说法可信。据此可知,后世流传的李贺诗集实出自李贺之手,基本上保持了李贺诗集的原貌。亦可知,李贺诗名实播自唐代,得力于沈子明、杜牧、李商隐等人。   宋代以后,李贺诗名鹊起,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北宋初传的《李贺集》为四卷,诗为219首,卷数与自编的相同,但篇目、篇数、编次略有不同。后又有五卷本,在四卷本的基础上加《外集》一卷,收诗22首,与四卷本合计,共241首。五卷本今有汲古阁校刻的北宋鲍钦止本、董氏诵芬室及蒋氏密韵楼两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集名为《李贺歌诗编》。又有《续古逸丛书》影印的南宋本,名为《李长吉文集》。又有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贺歌诗编》。   李贺诗最早的注本为南宋吴正子的笺注本。以后,不同的注本相继问世,相比较而言,以清人王琦注本较为完备。王琦视野开阔,其《李长吉歌诗汇解》选录了吴正子、刘辰翁、徐渭、董懋策、曾益、余光、姚?纭⒁ξ嫩啤⑶?饮光、吴炎牧等诸家的评注。王琦本最大的优点有三,一是汇集了前人精彩的点评和注释,为后人深入研究李贺诗免除了多方求索之苦;二是注释精审。在字句发生歧义时,以求实的态度并存多解。当一些字词无法作出准确的诠释时,或以不确定的态度提出看法,或直言未详;三是注意把佚诗收入集中。其中,虽有不确定者,但不轻易剔除,采取存疑的态度。近年来,王琦本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自《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王琦、姚文燮、方扶南三家注,中华书局1959年版)出版以后,王琦本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进入20世纪以后,李贺诗的新注本多有出现,其中,最有份量的当推叶葱奇的疏注本《李贺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叶本有六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广泛吸收了先贤的成果,以王琦本为疏注的主要依据;二是引征古籍时一一标举书名,其中,书名相同者标出著者;三是凡遇诸本异同字时均用小字附注于下,并加以说明;四是除释字词外,对深奥纡曲的句子也加以阐释;五是充分考虑今人的接受能力,用白话文作新注;六是采用撮要疏解的方法帮助读者理解诗意。   李贺生活的年代是充满了危机和忧患的年代。早年,李贺历世不深。当他从相对闭塞的昌谷看待纷繁复杂的大千社会时,以为猎取功名如探囊取物,由此产生了“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马诗》十五)的自信。然时事维艰,当李贺面对宦官专政、藩镇割据等日益深重的社会危机时,当坎坷的人生与被剥夺施展抱负的痛苦拧结在一起,李贺写下充满忧郁和悲愤的诗篇是必然的。换言之,身世之感、落魄失意与体弱多病、自知朝不保夕的心理混融在一起,反映到李贺个人的行为中,遂形成了以诗为载体倾诉个人情感的格局。从这一意义上讲,李贺诗歌关心的对象是个人的,但由于这种个体化情感表达的方式十分特别,特别之中又联系着时代的风云,因此,李贺在表达这种情感时很容易勾起人们相似的生活积累,进而引起共鸣。   在中唐诗坛上,李贺诗别具一格。前人认为李贺诗歌的艺术成就超过其思想成就,应该说,这一评价是中肯的。从艺术的角度看,李贺诗歌最显著的特征有二,一是想象奇特,诗歌节奏的跳跃性大;二是善于着色,用色彩词营造奇诡冷艳的艺术情境。   想象奇特造就了李贺光怪陆离、凄厉孤愤的诗风,为其诗歌形成跳跃性的节奏奠定了基础。为文时,人们经常会遇到辞不达意的情形,然李贺除了能竭尽山川万物之妙外,还能通过物象曲折己意,传达无法描述的心象。杜牧在称赞贺诗时写道:“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w殿,梗莽丘陇,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