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桥梁结构静载理论分析及检测试验
某桥梁结构静载理论分析及检测试验
摘要:某桥经过多年运营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为正确反应该桥的使用性能及受力行为,现基于通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对该桥进行静力分析,同时对该桥进行现场检测试验,分析检测试验结果为该桥的承载能力提出评价。
关键词:桥梁工程;静载分析;检测试验;sap2000
一、前言
该桥梁为单跨简支T梁拼装结构,经实地测量,跨径为10m,桥宽49.9m,桥面共分为八个车道及双两侧人行道,设该桥设计荷载等级为:人群荷载4kN/m2,挂―100,汽―20由于该桥运营时间较长,混凝土老化,加上施工质量的问题和缺乏足够的养活措施,使该桥桥面与上下部结构的病害都较多。为此,为正确反应该桥的使用性能及受力行为,现基于通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对该桥进行静力分析,同时对该桥进行现场检测试验,分析检测试验结果为该桥的承载能力提出评价,提出对应的修补措施,确保该桥安全使用[1-2]。
二、桥梁结构静载理论分析
(一)分析有限元模型
利用Midas/Civil软件以及梁格分析法建立了该桥的空间梁格有限元计算分析模型,其中空间梁格模型如图1所示,梁格分析模型共划分为385个节点和554个空间梁单元[3]。
图1 桥梁简化计算模型
(二)桥梁结构简化分析结果
利用动态规划加载法计算出6#梁在设计荷载和验算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和剪力包络图,如图2~3所示。控制断面的设计内力值汇总如表1所示。通过计算可知,在挂车-100设计荷载作用下,6#梁跨中截面的控制正弯矩为3.53E+05N.m,支点截面的最大剪力为2.80E+05N。
图26#梁弯矩包络图
图36#梁剪力包络图
表1设计活载下主梁主要截面的内力汇总
三、桥梁检测试验
(一)试验荷载及加载效率
本次试验为鉴定荷载试验桥梁的静力试验按荷载效率η来确定试验的最大荷载。η取值在0.80~1.05之间,本次试验冲击系数取值(1+μ)=1.0。对应于各试验加载工况,T梁主要截面的弯矩计算值如表2所示,各工况下的加载效率如表3所示,可知本次静载试验在满载时6#梁跨中截面的弯矩加载效率η=0.85。
表2试验荷载效应汇总(弯矩)单位(N.m)
表3 试验荷载加载效率(%)
(二)变形测点布置
变形测点沿纵向分别布置在试验加载侧桥面人行道内侧的支点、跨中、及L/4处,沿跨中截面横向分别布置在T梁顶板的桥面位置,具体的变形测点布置如图4所示。测点采用长8厘米膨胀螺栓固定在桥面铺装层上。竖向变形测量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测试精度为0.1mm,采用Ni005A型精密水准仪,后视点设置在测试桥跨外。
图4 变形测点布置示意图(单位:cm)
(三)应变测点布置
本次应变量测截面检测设置在该简支桥跨的跨中截面,根据受力特点以及主要考察对象,在跨中截面上共设置了15个测试应变计。分别布置在T梁的底部,试验荷载加载侧为1#测点(靠村庄侧)。应变测试采用基康钢弦应变计。量测内容为各级荷载下的应变及卸载后残余应变,应变测试截面及测点布置如图5所示。
图5 跨中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
四、试验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
(一)挠度结果比较
试验荷载下各挠度测点的计算挠度值和实测挠度值的对比见表4~5所示。在试验荷载工况3作用下,各测点的实测弹性挠度值与理论计算值的比值(校验系数)在0.63~1.00之间,其中跨中6#测点的最大弹性挠度实测值为2.1mm,而对应的理论计算挠度为2.9mm,两者的比值为0.72,能满足《试验方法》和校验系数的要求。纵、横向测点的实测及计算挠度分布如图6~7所示。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实测的最大挠度值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关于梁式桥竖向挠度允许限值的要求。
表4各试验工况下纵向各测点挠度的实测值和计算值比较(mm)
表5各试验工况下横向各测点挠度的实测值和计算值比较(mm)
图6纵向测点在工况三作用下实测挠度与计算挠度对比曲线
图7横向测点在工况三作用下实测挠度与计算挠度对比曲线
(二)应力及应变结果比较
在各级试验荷载工况的作用下,试验桥跨跨中各应变测点的理论应变值、实测应变值及两者的比较如表6所示。各片T梁的实测应变值与对应的理论计算值的比值(校验系数)比较离散,在0.27~1.03之间,不能满足《试验方法》的要求。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由于纵梁存在比较严重的受力裂缝,导致其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知识简答题110题(附答案).docx VIP
- 电容屏盖板玻璃工艺流程培训【35页】.pptx VIP
-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监测措施.docx VIP
- 《Arm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STM32F103微控制器架构、编程与开发》李正军教材 课后习题答案.pdf
- 大楼运营方案.docx VIP
- 医院信息科笔试、面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初中必背古诗文138首.pdf VIP
- 21J925-2 金属面夹芯板建筑构造图集.pdf VIP
- T CAAMTB 164—2023 车载传声器 标准.pdf VIP
- DB34T13942015年茶叶色选机.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