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与英语间相互词汇借用现象及其对比分析.docVIP

浅析汉语与英语间相互词汇借用现象及其对比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汉语与英语间相互词汇借用现象及其对比分析

浅析汉语与英语间相互词汇借用现象及其对比分析   摘要:语言间的相互接触就会在语言间产生语言借用,最典型的是词汇间的借用。我们国家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博大精深,随着这么多年的积累和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巨大。汉语在世界上的地位也逐渐增强,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越来越多的受到汉语的影响。随着英汉两种语言与文化的日渐频繁的接触,英语与汉语间词汇的借用亦有增多的趋势。本文从语源范围和类别、借入方式和途径等方面对英语和汉语中各自的借词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围绕语源、数量及其对语言本身的影响等方面对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和汉语中的英语借词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词汇借用;语言借用;语言接触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2      一、什么是借词   借词是语言改变的自然过程,一种语言需要复制别的语言来增加字典里的新词,所以有了借词,就像一种“偷窃”(Haugen,1953)。借词就是一种复制(Trask,1996)。笔者通过前人的研究总结出:借词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当它们在接触的时候因为存在一种文化中另一种文化所没有的词汇或则为了更好的交流和融入另一种文化而产生的词汇,即为借词。   二、借词产生的历史原因以及汉英借词现在的发展   (一)借词产生的背景   Throughout its history, English has dad contract with many languages, resulting in varying degrees of change in the language.英语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发展中,从汉语以及其他语言吸收了大量的词汇。公元十一世纪,诺曼底人从法国北部入侵,征服了英格兰。诺曼底统治者成为英国国王,致使当时的法语成为英国上层阶级的语言。在长达几百年法国人的统治下,大量的法语词汇涌入英语,尤其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中。例如:government(政府), crime(罪行),enemy(敌人)等。当然也有反映社会生活方面的词汇,如:coat(上衣),habit(习惯)等。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时期借入的法语词汇在发音和拼写上已完全与英语同化了,而且不少词已成为表达社会生活各方面不可缺少的词语。所以,除非人们追究其词源,否则不会感到它们是外来词。   (二)借词产生的原因   1、语言因素   (1)对等词汇的空缺   在技术词汇以惊人速度增加的信息时代,很多新词没有“对等”的中文词汇。为了更准确地保留指称意义。避免原意增添或损失,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字母词甚至单词被直接借用过来。如各种音频格式MP3、WAV、WMA、Real Audio都指“音频播放器”,但还是有区别的。谈到各种音频格式之间的不同和转换时,还不如就用原词更直接、准确。   (2)省力原则   人们在说话是总是趋向于使用比较省力的表达方式,省力原则影响语言的变化。我们在说话或报刊上可以发现人们喜欢夹杂英语,如:“我昨天call你了。”“随着中国进入WTO……”等:call和WTO就比汉语的“打电话”和“世界贸易组织”表达起来更快更省力。    2、社会因素    (1)接触强度   从语言接触强度来看,一般来说,两种语言的接触越多,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借用就越多,而词汇更是最容易产生借入的语言层次。因此随着汉英两种语言接触的不断加剧,汉语已经从英语中直接借用了很多拉丁字母词。《现代汉语词典》“利收有附录“西文拉丁字母词开头的词语”,如VCD、CPU、PDG等,这些拉丁字母词在长期的汉英接触中已经被引入汉语的语言系统和单语者语库。   (2)语言态度   Language attitude is a very crucial factor that affects language changing. 语言态度是影响语言变化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两种语言在接触之中,出不出现借用、趋同等情况同人们的语言态度有很大关系。人们往往认为欧美国家拥有先进科技,而英语则代表着欧美国家的先进科技。为了和国际接轨,中国掀起学习英语的热潮。许多单位招聘人员都要求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懂英语通常代表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收入,在社会中有一种以懂英语为荣的心理;人们还受到港澳粤英混用语言习惯的影响。这些都促使英语在中国社会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强势语言。   (3)文化优势   文化优势是指某种语言在某一使用领域中占有优势。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几乎渗透到各种语言的各种领域,尤其在包含计算机、网络、通讯等的rr业、汽车行业更加凸显出其优势地位。因此我国在与西方国家进行科技交流、贸易交流、文化交流的同时,语言上必然也会借用先进领域的英语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