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防制措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防制措施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防制措施   摘要 总结了细小病毒病、乙脑、伪狂犬病、蓝耳病、猪瘟和猪圆环病毒病Ⅱ型等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原、主要临床症状和综合防制措施,旨在指导提高规模化养殖场母猪繁殖的成功率。   关键词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病原;临床症状;防制措施      提高种猪繁殖成功率是实现养猪业高产、高效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虽然近几年来,许多规模化猪场在品种的选育方面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种猪的生产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养殖效益却在逐步下滑。尤其是以原来由传统养殖扩大为规模化的养猪者,情况更为突出。在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养殖者始终认为,乳仔猪是最难养的,从而忽视了母猪,导致许多养殖场出现母猪的繁殖障碍症(死胎、木乃伊胎、流产、弱仔)、产后三联症(产后无乳、乳房炎、子宫内膜炎)、不发情、返情、采食量下降、母猪便秘、母猪低温症等疾病,大大影响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重视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制。      1细小病毒病      1.1病原   由猪细小病毒引起初产母猪胚胎和胎儿感染及死亡,而母猪本身不显症状的一种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   1.2主要临床症状   猪细小病毒感染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流产及病弱仔猪。母猪不同孕期感染,造成的症状也不同。在怀孕30~50d之间感染时,主要是产木乃伊胎;怀孕50~60d感染时多出现死胎;怀孕70d感染的母猪则常出现流产症状。   1.3综合防制措施   坚持自繁自养,杜绝引进病猪和带毒猪;加强预防性卫生措施,改善猪场环境,彻底消毒,限制人、猪的流动。严格执行消毒规程,用卫康进行消毒。后备母猪在配种前30d注射细小病毒灭活苗,15d后再加强免疫1次。      2乙脑      2.1病原   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   2.2主要临床症状   母猪感染后出现病毒血症,病毒随血液流经胎盘侵入胎儿致使胎儿发病,发生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受感染的猪,在同一胎的仔猪中,大小、病变上都有很大差别,有的胎儿可正常发育,但在分娩过程中死亡,或产弱仔,或产后死亡,发育不正常呈各种木乃伊情况,分娩时多数超过预产期。早产仔猪多为死胎,大小不一、呈黑褐色,小的干缩而硬固;中等的呈茶褐色,皮下有出血性胶样浸润;发育到正常大小的死胎,头部肿大,脑水肿,皮下弥漫性水肿,腹水,肌肉呈熟肉样变化。   2.3综合防制措施   加强环境卫生的清理,保持猪舍通风和清洁。设立防蚊网,尽量减少蚊蝇滋生,定期进行消毒。做好猪乙脑免疫计划,可选用猪乙型脑炎油乳剂灭活苗,于配种前或每年蚊子出现前30d接种,青年公、母猪注射2次,每次间隔15d,母猪及成年公猪每年注射1次。      3伪狂犬病      3.1病原   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征为发热、奇痒、脑脊髓炎、流产、死胎等。   3.2主要临床症状   母猪多为隐性感染,有时出现厌食、便秘、震颤、惊厥、视觉消失或结膜炎,表现为分娩延迟或提前产死胎、木乃伊胎或流产,产下的仔猪发抖,运动不协调、痉挛、呕吐、腹泻等,有的新生仔猪有神经症状,表现为角弓反张、间歇性抽搐等。出现神经症状的仔猪几乎100%死亡,发病仔猪往往发育不良或成为僵猪。20日龄以上的仔猪到断奶后小猪症状轻微,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低于15日龄以内的仔猪。4月龄左右的猪,发病后只有轻微症状,有数日的轻热、呼吸困难等,有的呈“犬坐”姿势,有时呕吐和腹泻。   3.3综合防制措施   严格检疫,隔离观察,抽血检验,对检出阳性猪要注射疫苗,不可做种用;猪场要进行定期严格的消毒,可选用北京大北农的卫康(1∶100)。后备母猪在配种前30d免疫,经产母猪在产前25~30d注射基因缺失苗(大北农生产的伪狂静),育肥猪或断奶猪也应在2~4月龄时用活苗或灭活苗免疫。也可以在饲料里加入中草药制剂瑞特奇,连续用药15d,以提高猪体的免疫力。      4蓝耳病      4.1病原   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出现母猪发热、厌食、流产、死产为主的一系列繁殖障碍。   4.2主要临床症状   怀孕后期母猪和1月龄左右的仔猪最易感染。妊娠母猪多见于怀孕100d以后,突然发病,咳嗽、高热、厌食、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造成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预产期推迟。病猪体温通常在40℃以上,前期腹泻,逐渐消瘦,后期脱水便秘,被毛粗乱,耳朵发蓝,恢复后的母猪发情期明显延长;仔猪发病,对各种刺激敏感,后肢常呈交叉状,外翻腿,站立不稳,肌肉震颤,喜卧地。生后2~3d多发生腹泻,主要出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气喘,耳尖发绀变蓝,并逐渐漫及全耳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