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修辞作用探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点符号修辞作用探因

标点符号修辞作用探因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文字精密准确地记录语言,而且在传情达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郭沫若《沸羹集?正标点》)。而所谓的“有时还在其上”,其实就是指标点符号的修辞作用。在这方面,只要看看鲁迅先生的作品,就可以发现标点符号在修辞活动中的非凡功效。      一、标点符号的修辞作用      (1)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这句话是对死者刘和珍君的赞扬歌颂,抒发作者自己怀念学生、战友,控诉敌人的激愤情感。他特别给“苟活到现在的我”加上引号,除了表示这几个字是应该特别提出的意思外,还具有对比作用。在没有任何语言形式的情况下,一个引号就在不经意间起到了对比格的作用,突出了作者对烈士的无限敬佩之情。同时,这里的引号完全避免了给读者造成误解的可能,使这句话的意思表达得更明白、更准确。从语法角度来讲,这几个词充当定语,如果不加引号,那么既可以修饰限定“我”,同时也可以修饰限定“学生”。这样意思就可能被理解成“学生”是“苟活到现在”的对象。其结果与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原意就大相径庭了!   这个例子可以说明,鲁迅先生是把标点符号当作语言来使用的。它的修辞作用起码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出来。      二、标点符号修辞作用的类型      标点符号的修辞作用是多方面的,要而言之,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拟音作用   标点符号的拟音作用和拟音词不同,拟音词是对自然声音的仿写,追求的是相似性;标点符号的拟音是对自然声音的妙悟,追求的是拓展性,通过符号给人提供了关于声音的无限的想象空间。   (2)“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因为它在这种语言环境中表示的是一种声音,所以我们姑且把“~~”叫做象声号,这种标点符号是没有纳入规范标点符号之中的)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里的象声号把无形的语音变化为生动的形象,从而使人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联想。它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先生”吟诵古文时的那种拖腔拿调、抑扬顿挫的读书声,那腔调又因他年纪大,底气不足而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颤震悠悠地在半空中游荡。而且形象地刻画出“先生”读书入神时摇头晃脑、如痴如醉、自得其乐的神态。此时一个迂腐可笑的私塾老学究的形象便浮现在读者脑海中,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二)深化作用   标点符号的深化作用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对语言的传情达意起到丰富和延伸作用。   (3)“原来如此!……”(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这是鲁迅先生在听到柔石遇难时“身上中了十弹”这一消息之后一句话。此句由于在后边加上了一个感叹号和一个省略号,大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语意的内涵。原因就在于:一个感叹号,蕴含着作者心底强烈的震惊、痛惜、哀悼和出离愤怒的情绪;后加一个省略号,一方面深化了作者无语哽咽的极度悲愤的情感,隐藏着难以尽述的千言万语,深含着满腔怒火无处申述却又不甘罢休的复杂心理,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使“出离愤怒” 的鲁迅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也给读者留下无尽联想的空间,既有对国民党反动政府血腥暴行的满腔仇恨,又有激励人民在沉默中爆发革命的渴望。试想,如果把这里的感叹号和省略号去掉,换成一个句号,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会变成仅仅是对前文记述基础上的继续和总结,文章的力量也会大大地减弱。鲁迅先生在这里巧用标点,达到了一个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      (三)揭示作用   鲁迅先生很善于通过对话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刻画的过程中,标点符号居功至伟。   (4)我应声说:“这好极了!他,――怎样?……” (鲁迅《故乡》)   这段话,是“我”听到母亲说闰土要来的消息时发出的肺腑之言。语句虽简短,却用了七种不同的标点符号,它们在表达中作用独特,异彩纷呈。感叹号准确地表现出“我”听到闰土要来的消息时异常高兴和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表现“我”急切盼望见到闰土的愿望。“他”字后一个逗号作停顿,既加重了“他”字的分量,也突出了“我”急于知道他此时的生活、家境状况的迫切心情,有力地表现出“我”对好友闰土的无比关心。一个破折号的运用,蕴含着较为深刻的含义:因为作者眼前浮现的是二十年后的故乡依然萧条破败的景象,那么,闰土的命运又该如何呢?“我”惟恐他父亲的命运会在他身上重演。所以说,这个破折号充分展示了“我”想问又不敢问,担心闰土命运,内心忐忑、猜疑、惶恐不安的心绪;问号进一步表示“我”对闰土的遭遇、现状充满疑问的心情。问号后又加上了一个省略号,大大地深化了“我”对闰土命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