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诗歌及诗学思想与中原文质彬彬的文学精神之关系utpjo9qb.docVIP

论杜甫诗歌及诗学思想与中原文质彬彬的文学精神之关系utpjo9qb.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杜甫诗歌及诗学思想与中原文质彬彬的文学精神之关系utpjo9qb

论杜甫诗歌及诗学思想与中原文质彬彬的文学精神之关系 第24卷第3期 Vol-24No.3 周口师范学院 JournalofZhoukouNormalUniversity 2007年5月 May2007 论杜甫诗歌及诗学思想与中原文质彬彬的 文学精神之关系 胡永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文章充实的内容和华美的辞采兼重的文质彬彬精神是中原文学重要的精神传统,从先秦到唐代的中原 文学中这种精神都明显可见.杜甫作为中原诗人,其诗歌具有文质兼关的风貌,在诗学思想上完美地协调了诗歌文 质之间的关系,对古今诗歌成就持有较为客观通达的态度,表现出明显的文质彬彬的特点.这种特点与中原文学文 质彬彬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关键词:中原文学精神;文质彬彬;杜甫;诗歌;诗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476(2007)03—0026—06 中原之地士人自先秦时期便形成了道德德行与 文章辞采华美兼重的传统,在美学,文学精神上也一 向文质兼重,以文质彬彬为尚.杜甫出生于河南巩 县,35岁之前主要在巩县,偃师,洛阳等地度过,是 典型的中原文人.他的诗歌创作及诗学思想中具有 明显的文质兼重的特点,这种特点的形成与中原文 学文质彬彬精神传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本文拟就 这一问题略作论述. 一 ,中原文学文质彬彬的精神简述 文质彬彬之说最早由孔子提出,《论语?雍 也》:子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 后君子.文质彬彬是指君子的人格修养,虽不是 指文章,但这与孔子包括文学在内的美学主张是一 致的,如在美学,诗学上主张非紫而主朱,去郑声而 存雅乐,雅言,其雅正之诗学主张,正是以中和之美 为标准,与文质彬彬的要求是一致的.孔子既要求 诗文具有益于社会政治的内容,也主张具有优美的 辞采.他提出着名的兴,观,群,怨之说,表明看重 《诗》所具有的政治教化,传授知识的重大社会功能. 同时又很看重《诗》及其他文章,辞令的文采,如: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 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 问》) 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 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哉!(《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 这表明,孔子在文学思想上以文质和谐为美,两 者兼重,观点颇为圆通. 郑大夫子产也是春秋时期文质彬彬的典范.子 产是当时着名的政治家,道德操守,政事才能都极为 卓越,为人们所敬重.在文章,辞令的文采上,子产 也非常突出,为人们所推赞.上引孔子所云为命 …… 东里子产润色之即一例,晋大夫叔向也云: 叔向日: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 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诗说:辞之辑 矣,民之协矣.辞之绎矣,民之莫矣.其知之 矣.(《左传?襄公三十年》) 子产与孔子同时稍早,其文质彬彬的人格构建 对孔子颇有影响.他们共同奠定了中原文学文质彬 彬的传统. 西汉文学的代表是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辞赋 之作.但这些辞赋后人多称之为淫丽之作,有文过 其质之弊.这种面貌的形成与以楚文化为主的南方 文化的影响有直接关系.一方面西汉辞赋作家多出 身于南方,如司马相如,扬雄及王褒都是蜀地人,枚 乘,枚皋父子为淮阴(今属江苏)人,严忌,严助,朱买 臣都是吴(今江苏苏州一带)人.另一方面,汉代皇 室也出身于楚地,酷爱楚辞及文艺,娱乐之事.如汉 高祖,汉武帝,汉宣帝及吴王刘濞,淮南王刘安,梁孝 收稿日期:2006—06—02 作者简介:胡永杰(1974一),男,河南舞阳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文学硕士,主要从事魏晋南北 朝与隋唐五代文学研究. 第3期胡永杰:论杜甫诗歌及诗学思想与中原文质彬彬的文学精神之关系27 王都爱好楚辞.楚地及其他南方文学中向有惊采艳 艳的传统,加上统治者的爱好所带来的刺激作用,两 者结合,主要源于楚辞的汉赋郁然勃发自是情理之 中的事情.可以说,西汉辞赋主要是楚文化影响下 的产物,更多体现了楚文化的精神.虽然汉武帝时 已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文化精神的改变是一 个渐进的过程,楚文化精神在西汉文学中具有重要 地位. 西汉辞赋作家出身中原之地者不多,主要有贾 谊,贾山.他们的作品表现出与其他辞赋作家之作 不同的风貌,具有文质彬彬的特色,特别是贾谊.贾 谊是洛阳人,精通儒学,尤擅长《春秋左传》,道德纯 正,其忧国忧民的思想精神为后世所敬仰,与曾经以 琴声挑逗卓文君的司马相如的思想个性颇有不同之 处;其辞赋,政论等辞采淳美,才华横溢,也为历代所 称颂.贾谊的辞赋历来被后人评为文质彬彬的典 范,如扬雄《法言?吾子》云: 或问:景差,唐勒,宋玉,枚乘之赋也,益 乎?曰:必也,淫.淫,则奈何?曰:诗人之 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如孔氏之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