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陈陟云新十四行前世今生前五章艺术张力.docVIP

浅析陈陟云新十四行前世今生前五章艺术张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陈陟云新十四行前世今生前五章艺术张力

浅析陈陟云新十四行前世今生前五章艺术张力   摘 要:“张力”对诗歌的艺术有着重要影响。陈陟云创作的《新十四行:前世今生》用连贯性特征动词与悖论性词组、戏剧性处境以及内含的哲学思辨,取代传统十四行体主要用格律来构建诗歌的艺术张力。这为新十四行体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新十四行诗;张力;语言;存在主义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114-02   美国学者艾伦?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中提出:“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extension)和内包(intension)的有机整体。我们所获得的最深远的比喻意义并无损于字面表述的外延作用,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字面表述开始逐步发展比喻的复杂含意:在每一步上我们可以停下来说明已理解的意义,而每一步的含意都是贯通一气的。”[1]“张力”(tension)是一首诗的肌理纹路,沿着这些纹路读者可以感受诗魂的律动。诗人陈陟云创作的《新十四行:前世今生》的张力不仅以矛盾冲突的形式展示,同时也发生于矛盾缓和阶段。   《新十四行:前世今生》是广东诗人陈陟云自2007年7月起创作的诗组。目前已完成前七章。由于缺乏十四行体的押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的节奏感,但是诗人用了更为巧妙的手法弥补,那就是以多种形式建构诗歌的“张力”。   第一层张力:连贯性特征动词以及悖论性词组的使用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兰波认为诗人应该寻找的语言是“灵魂对灵魂的语言,它结合一切芬芳,声音,颜色,思想与思想的纵横交错。”[2]   诗人在《新十四行:前世今生》中运用了一系列具有连贯性特征的动词,如第一章第一篇:   薇,帷幕落尽,已隔前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东流的一江春水淹没历代/你我的情缘如舟。那凌波而来的/绝色女子定然是你,一路抖落铅华遍洒/宛如落英随流漂去/薇,今夜我静静看着镜象中的你/犹陷雕栏玉砌之重围/该推哪一扇门,方可打开你的视线/红罗亭内醉未酣/相拥入壶成一梦/谁在前世,谁在今生/薇,今夜我内体音韵枯槁/白骨丛之处荡出朵朵异香。   陈陟云运用了“淹”“漂”“开”“推”“入”“荡”等动词将诗歌“薇”意象的出场以及由朦胧到清晰,再由清晰到模糊,以及这个过程中“我”的思绪变化。而这些动词的连惯性表现了动作并非一蹴而就,为诗人笔下的物象制造了运动轨迹(运动过程),因此上述诗句节奏就会呈现出强弱相间的特点。“薇”虽然出现了,但是与“我”仿佛隔岸相对,并且由“漂”、“抖落”等动词的非有意性,暗示了“薇”并未注意到“我”,而“我”则希望把情感的节奏加强尝试向“薇”表达内心热烈的情感。因此运用了“推”、“入”等动词,让“我”将这份愁思淋漓尽致地倾诉予“薇”。在这首诗中“薇”节奏缓慢的出场,仿佛与“我”不曾相识,而“我”情感的递进变化与之产生鲜明对比,这种一张一弛的节奏感为诗歌笼罩了一层耐人寻味的命定感,“薇”就在“我”面前,然而“我们”却形同陌路。   此外,全诗多个章节运用了悖论的语言组合,为诗歌增添了相斥的艺术张力。燕卜逊认为,悖论能使诗歌迸发出一种“张力”[3]。如“白骨丛生”、“朵朵异香”(第一章第一首),“终极的爱,是未曾爱过”(第二章第一首),“构筑残酷的优雅”(第三章第四首),“残酷的美丽是相拥哭泣”(第三章第五首),“打印一份发黄的青春气息”(第三章第六首),“让真情残酷,让相爱孤独”(第三章第八首),“一秒几乎长于一生”(第三章第九首)等。强弱不同的动词搭配形成句子间的张力,悖论语言的运用则成为词组间的张力。“吹奏高不可及的寒冷”(第三章第三首)“吹奏”这个动词让寒冷的感觉更为幽远,同时这个动作可表现寒冷的力度,并非扑面的柔和而是深入骨髓的阴冷。再如“终极的爱,是未曾爱过”,究竟诗人表述的是“爱”还是“不爱”?“走进你,就走进了痛苦,离开你,就远离了幸福”(第三章第五篇)与上述诗句形成对应关系。诗人试图通过悖论的语言,制造诗歌中的矛盾冲突,从而表达自己的哲学思考。   第二层张力:“戏剧性处境”的设置   除了富有质感的语言,《新十四行:前世今生》营造的“戏剧性处境”也强化了诗歌的张力。诗中具备了人物,场景,动作等戏剧要素,并通过节奏感的语言推进诗歌的矛盾冲突,因此与散文诗区分。如第四章描写了“我”一周的生活,串联起来即一个戏剧的场景。这场“情感剧”并非是“我”的独角戏,“薇”也是“剧中”不可缺少的角色。“薇,周一的早晨是惺忪的早晨”(第四章第三篇)、“薇,整整一个周二的上午,一个人被包裹在‘工作’的内核”(第四章第四篇),“薇,周三的雨一直在下,体内的阴暗被一道闪电劈开”(第四章第五篇),“薇,周四的一天,只有一个单向的角度,直指无限的可能”(第四章第六篇)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