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对惩罚教育认识_000002
浅谈对惩罚教育认识_000002
四、“惩罚教育”的方法
“惩罚教育”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因此,教师在使用“惩罚教育”时,既要注意方法,更要讲究艺术。
1.“惩罚教育”的方法要灵活
从惩罚的方式来讲,“惩罚教育”主要有两种:
(1)劳动教育。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而体育运动、体力劳动能改善体质,培养劳动习惯。因此,运用可接受的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或体力劳动给予适度惩罚,无疑是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如对经常打同学经多次柔性教育仍不悔改的学生,可以惩罚他在课外活动的时候到运动场上跑几圈,或者扫一个星期的教室,让他体验被强迫接受的滋味,从而反省自己的不良行为。
(2)智力惩罚。如,诺贝尔奖获得者麦克劳得曾因偷杀校长的爱犬被罚绘制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图;里根曾因踢碎邻居玻璃而被父亲罚做临时工赔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为惩罚爱睡懒觉的女儿,早上故意不叫她起床让她品尝迟到造成的恶果,结果女儿从此改掉了这个毛病……
2.“惩罚教育”要讲究艺术
教育家魏书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现介绍几例:
(1)惩罚唱一支歌,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教育,且没有削弱“惩罚教育”的效果。
(2)对损害班级利益、影响班级荣誉的学生,可以惩罚他为班集体做一件好事,这更能激起其向善、向美、向上的追求。
(3)写犯错说明书,这比一般写检讨书效果好。检讨书往往千篇一律:“我犯一个大错误……,给别人集体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大错特错……,请老师原谅……,今后一定下决心改正,决心做到以下几点……”等,这样做,不能触及灵魂,不容易让学生找到纠正错误的有效方法。而写说明书则要求使用心理描述的方法,描绘出心理活动的三张照片,每张照片上都有两种思想在争论。第一张照片,犯错误前,两种思想怎么争论;第二张照片,犯错误时,两种思想怎么交战;第三种照片,犯错误之后,两种思想分别有何感想。
(4)罚写心理病历。有的学生犯错误有较深的思想根源,情节较严重,反复较多。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罚其写好心理病历。心理病历包括五部分内容: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几个疗程。学生犯错写心理病历,有利于他跳出自我保护的小圈子,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冷静地选择改正错误的方法。
此外,还可以学习交警的做法,让犯错误的学生当纪律监督生和礼仪示范生,这些“聪明的惩罚”产生的精神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五、“惩罚教育”的原则
惩罚是一把双刃剑,能育人也能毁人。因此,教师在实施“惩罚教育”时,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往往很复杂,教师在对待犯错的学生时切忌感情用事,一时冲动,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惩罚,而应首先冷静地分析不良行为的原因,对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弄清真相,再决定是否惩罚,如何惩罚。从目前社会上许多恶性惩罚事件与学生报复教师事件上,我们可发现惩罚不当,可能会引发个人危机和校园危机。
2.适当延时的原则
适当延长一段时间后再惩罚,可以使学生有时间充分认识自己犯错的原因,以便引起内心的冲突。另外,这样做也有利于避免教师因情绪失控而出现滥用惩罚的情况。洛克就反对趁热打铁式的惩罚,他说:“我以为不应当在犯错误的当时立刻执行,怕的是感情用事。”当然,惩罚也不宜拖延太久,否则会使学生忘记了过失行为,惩罚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以人为本的原则
惩罚是否定学生的不良行为,而不是否定学生本人。要把惩罚限制在学生的不良行为上,就事论事,如不准逃学、不准讲脏话、不准打人,不准拿别人的东西等。避免使用“我讨厌你”“你把我的脸都丢尽了”等伤害性语言,也不能让学生感到教师内心对他的冷淡、轻蔑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惩罚既不伤害学生自尊,又有威慑力。
4.寓教于罚的原则
对犯错误的学生实施一定的惩罚,是教育和管理学生的必要手段,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惩罚仅仅是一种手段,教育才是目的。任何形式的惩罚,都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内容。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万不可罚不择法、罚而无度、为罚而罚、以罚代教,要避免抓住学生的“小辫子”不放,上纲上线,穷追猛打。
5.依“法”施罚的原则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同样的,一个班级也应该有一个班级的“班规”。惩罚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因教师的情绪变化而任意惩罚,而应该制订规范,照章施行对学生犯了哪类错误接受哪种惩罚,惩罚的时间、地点,执行的人员等都应规定清楚。如美国的一些学校规定,学生一天内被批评三次就要通知家长,犯了错误要先警告再惩罚,甚至对罚站几分钟,罚站的姿势都有明确的规定。
6.理解尊重的原则
惩罚的前提在于理解、信任、关心和尊重。惩罚不是简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