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白石诗说及其实践运用和对当今创作启示.docVIP

浅论白石诗说及其实践运用和对当今创作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白石诗说及其实践运用和对当今创作启示

浅论白石诗说及其实践运用和对当今创作启示   摘要:《白石诗说》在宋代诗话史,乃至整个诗话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拟从它体系的整体性和姜夔在创作中对自己理论的实践分析,进一步了解这部诗话的学术价值,同时简单探讨了《白石诗说》本身的理论和姜夔自身的创作对于当今学术界和创作界的启示。   关键词:姜夔 白石诗说 理论 实践 启示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人。精于诗歌,长于词作,深通乐理,亦工翰墨,才情和学问都很高,是一个艺术全才。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淳熙间,客湖南,萧德藻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湖州。会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他的词属婉约派,风格清峻,音调谐婉,多写爱情,或自伤身世。有《白石词集》、《白石道人诗》传世。   姜夔在宋代词史上是一位重要的代表,在词的方面有很多继承与创新,如南宋江湖词派的清空骚雅来源于姜夔。苏轼、辛弃疾所做之词也讲清空、骚雅,但苏、辛都不是刻意“营造”这种“清空”的风格,他们的清空、骚雅都是在写词的具体过程中来实现的。姜夔的这种做法则是有意的,他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还有审美理想纳入他理想设定的框架之内,使得看起来并无什么必然联系的清空、骚雅熔为一炉,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词风。而这些,与姜夔在诗论上的开创是紧密相关的。   宋代,是我国古代诗话正式产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诗话虽然多达130余部(包括亡佚和残缺的),但能代表宋代诗话最高成就的,当属姜夔的《白石诗说》和严羽的《沧浪诗话》。它们都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诗学理论,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中国诗歌批评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那个时期,所谓的诗论是广义的,它同样是适合于词(“词为诗之余”也,从这可得解)。姜夔本是也是诗词皆通的,虽然姜夔在文中说“《诗说》之作,非为能诗者作也,为不能诗者作”①,但《白石诗说》对于诗对于词具有同样的意义。“读其诗说诸则,有与长短句相通者。”(清谢章铤《赌棋山诗话》)夏承焘先生曾说:“白石没有留下词论的著作,但是他所著的《白石诗说》却可当作他的词论读。”②一个理论的产生,必然是和实践紧密相关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也作用于实践。《白石诗说》同样如此。《白石诗说》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则,但基本概括了姜夔关于诗学(或者说词学)的阐释以及他诗词实践中运用的理论。理论和实践达到比较完美的结合。   一、《白石诗说》的体系   曾有人将《白石诗说》中阐发的诗学理论概括为有体系的五个方面,即贵原创、贵含蓄、贵高妙、贵风格、贵努力。③关于原创,白石是这样说的,“一家之语,自有一家之风味。如乐之二十四调,各有韵声,乃是归宿处。模仿者语虽似之,韵亦无矣。鸡林其可欺哉!”强调“一家之语,自有一家之风味”,反对“模仿”。关于含蓄,白石在《白石诗说》中写道:“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而含蓄的标准就是“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要有“余味”“余意”。而关于高妙,《白石诗说》曰:“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并随后阐释了四种高妙的含义。风格上,“意格欲高,句法欲响,只求工于句、字,亦末矣。故始于意格,成于句、字。句意欲深、欲远,句调欲清、欲古、欲和,是为作者。”对于努力的问题,姜夔也说得很清楚,“多看自知,多作自好矣。”这便是今人所谓的多看多写。   实际上,三十则诗论在姜夔那里自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序言。内部的分论相互交织,一个方面和另一个方面也不能截然隔离。只有从整个诗论上把握,才能理解。原创是基本要求,而达到高妙和形成风格则是努力的结果。还有诗体、布局、措辞等,也是在作诗作词的一些具体要领。所以窃以为诗论的体系没必要分得很清晰,自古以来中国的诗歌都是浑然一体,像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总是融为一体一样,而对于意境和景物更是如此,重在领会其中的奥妙。《白石诗说》中有一则说,“《三百篇》美刺箴怨皆无迹,当以心会心。”诗论亦然。若硬性地分为几块,反而会因辞害意。   体系只是表面的形式,重要的是这种“形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乃至后来的诗歌创作和诗论创作。自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姜夔自己的影响。前面谈到,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作用于实践,因而,姜夔诗论之前的作品自然地含有他自己的诗学观,之后更自然地在自己的作品中践行着这种诗学观,诗(词)、论是紧密结合的。   二、《白石诗说》在姜夔作品中的实践   理论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诗说的艺术价值在姜夔本人的作品中得到比较充分的展现。   1.在立意上创新的实践。《白石诗说》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比如《姑苏怀古》:“夜暗归云绕舵牙,江涵星影鹭眠沙。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