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沈周隐逸
浅论沈周隐逸
【摘要】作为明中期的一代名士,沈周却终生未仕,而以布衣终老,究其原因有四:首先,明初对士人的政治高压,使其对入仕心有余悸;其次,明中期经济繁荣,使其隐居生活可以得到物质保障;再次,父、祖的隐居对其产生巨大的家庭熏陶;最后,沈周自身平易淡定的性格,使其乐于隐逸生活。
【关键词】沈周、隐逸、原因
对于沈周的研究,以往学界多是从其绘画成就着手,而对其隐逸生活及其隐逸的原因,却鲜有人探究,这不利于全面把握这位名士的思想脉络和精神世界。为此,本文对沈周的隐逸生活概况及其他选择这一生活的原因作一系统分析,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
一、沈周概述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苏州府长洲(今江苏吴县)相城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沈周出身于长洲名门望族、书香世家,从小在父辈和名师的教导下,诗文和书画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绘画上他有明代第一人之称,是明代“吴门画派”的领袖,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他的诗也是有明一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沈周)诗亦挥洒淋漓,自写天趣,盖不以字句取工。徒以??心邱壑,名利两忘。风月往还,烟云供养,其胸次本无尘累。故所作亦不?h不琢,自然拔俗,寄兴於町畦之外,可以意会而不可加之以绳削。其於诗也,亦可谓教外别传矣。”
二、沈周隐居生活概况
沈周终生布衣,隐居乡间,世人多以隐士视之。《明史》将其列入《隐逸传》,其好友王鏊也称其为“隐君子”。作为隐士,就是要与主流社会生活脱节,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大众,沈周一生都与其有过密交往,这和以往的隐士风格大不一样,沈周的隐是一种自觉行为,他以独有的隐逸方式为人处世生活。很多人不理解沈周为什么选择隐逸,因为他生活的苏州地区在明中期是江南文化的中心,也是其地在历史上文化发展最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也相对稳定。一般来说,在这样的情形下,读书人谋取一官半职是不错的选择,但沈周却选择了隐逸呢?《牧斋初学集》钱谦益谈到沈周的生活环境“其产则吴中,文物士风清嘉之地;其居则相城,有水有竹,葫芦虾菜之乡;其所事则宗臣元老,周文襄、王端毅之论;其师友则伟望硕儒,东原、完奄、钦谟、原博、明古之属;其风流弘长,则文人名士,伯虎、昌国、徵明之徒。有三吴、西浙、新安佳山水以供其游览,有图书子史充栋溢杼以资其诵读,有金石彝鼎法书名画以博其见闻,有春花秋月名香佳茗以陶写其神情。”可以说在如此优越生活环境下,沈周选择隐逸不足为奇,但仅此这点不足以说明他隐居的真实情况。
三、沈周隐居的原因
沈周隐居原因如下:
(一)政治方面的影响
元末动乱,苏州曾是张士诚的势力范围,且当时的苏州百姓在张士诚的统治下过得非常富足,由于战乱他们当然支持张氏的领导且给予各方面的支持。明朝建立后,因为人心问题,朱元璋对此地怀有恐惧和仇视心理,因此在明朝初期,这里是一个遭受打压的地方。这里的文人当然也不好过,朱元璋时曾杀了高启、徐贲等文人。这种打压状况在宣德后稍微改善,但很多人为了自保,选择隐居也正常不过。沈周身边就聚居这样的文人,如杜琼、陆德蕴、史鉴等。
还有就是沈周曾当过粮长。沈家是大户,沈周的父亲就被朝廷选为粮长,沈周也算是子承父业。粮长就是负责当地的粮食租收,要按照国朝廷规定的数量上交,完不成任务轻则就可能有杀身之祸。周旋于官府和粮户之间,沈周尝尽了心酸。对沈周来说,这一经历可谓是刻苦铭心,官场的黑暗也是他不愿为官的原因。再说明朝有严酷的刑罚措施,间谍机构又是那么的昌盛,厂卫林立,不做官就少卷入是非。
(二)经济方面的影响
我们知道沈周的家乡苏州,它的经济自元朝时就已经在全国独占鳌头了,到了明代中期,更是全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商业的繁荣,虽未颠覆士农工商观念中歧视商业的看法,但商人的地位确实得到了提升。明代小说中,出现了很多描写商人世界的作品,如冯梦龙的“三言”、凌蒙初的“二拍”、《金瓶梅》等。世人们不再局限于做官才能富贵,经商也是可以的。沈家之所以在吴中成为大户人家,名门望族,是和有一份祖辈父辈辛苦经营所创下来的家业分不开的。少年时沈周拜师学文,但更多的是治理家产。在明朝出现了很多名人就是经商世家,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唐寅了。经济的富足,使一些文人摆脱了做官的想法。不做官照样可以活的有名望,何乐而不为呢?
(三)家庭方面的影响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周,字启南,长洲人。祖孟渊(沈澄)、世父贞吉、父恒吉,皆隐居。”沈氏家族在当地是名门望族,他的祖父、伯父、父亲先后都选择了隐居,过着吟诗绘画的生活。从小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中长大,沈周选择隐逸很是自然的事。且沈周的好友吴宽曾提出沈周隐逸是因为“沈氏自征士(沈澄)以高节自持,不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