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畲族文化对潮州文化影响.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畲族文化对潮州文化影响

浅论畲族文化对潮州文化影响   [摘要]潮州文化较好地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近年来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的对象。潮州文化的形成,固然有中原主流文化的影响,但所谓的“土著文化”――畲族文化对潮州文化的形成的作用和影响功不可没。虽然历史的畲族文化还没有人将其放在“潮州学”的范畴中进行系统的研究,但客观上畲族文化与潮州文化是兼容的。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必定会有某一种文化形态起主导作用,对其它文化产生影响,并与其它文化形态相依存。畲族文化与潮州文化正是这样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关键词]畲族 潮州 文化 融合      潮州凤凰山区是全国畲胞的发祥地,畲族是潮州境内唯一有聚居村的少数民族,其人口只占当地(潮州市)人口的千分之一,全国畲族人口的千分之三点七。但是,潮州凤凰山是畲族的祖山已为绝大多数人类学者和全国各地畲族同胞所接受。潮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潮州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到当地的土著文化和通过闽南地区传人的中原文化的影响。可以说,当地的土著文化是湖州文化的母本文化,而后来的中原文化就是父本文化了。      一、畲族文化对潮州文化的影响      饶宗颐先生总纂的《古瀛志乘》说:“辉东卷案:粤民著籍,肇自秦戎五岭,潮州蕃衍,盛于唐代总章。微之志乘,潮州土著,本多畲民,所有歌词留传后世甚多。是章为代表作,具见畲民之孝道。不减我人。惟词旨表现,还离跋杯与画符,不问医生问鬼神,其举措似未开化,于今潮人尚多此习尚”。畲族文化对潮州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潮州文化中相当一部分直接借鉴于畲族文化。笔者将从以下方面归纳分析:      (一)畲族语言对潮州方言的影响   潮州方言即潮州话,属闽南语系。它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曾有研究畲族的人说畲族有自己的文字,这种文字是比甲骨文还早的意符文字,产生于距今4000-6000年之间,我们不知道这个观点是否准确,但这一观点所依的论据――畲族彩带上畲族妇女所绣的图案,在畲族的画谱中时有出现。按一般规律,文字比语言产生得晚。一个独具特色的语言体系的形成,需要上千年的时间。如果畲族有自己的文字,那畲族的语言应该已经有五六千年以上了。而潮州形成独特的语言文化特色最早也应是唐以后的事。可见,就时间而论,潮州话这一古老的语言确有可能受畲族话的影响。   在畲语词汇中,倒装词大量使用,潮州话中也有大量的这类词汇保留下来,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出现的。请比较:      从部分词组和句子的对照看,我们也能从潮州话中找到畲族话的踪迹。如:      上述几个例子思考才看出畲族话与潮州话的相似,而与汉语普通话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可见,潮州话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语言体系,更多地受到畲族语言的影响。      (二)畲歌是潮州歌谣的源泉   畲族人喜欢唱歌,是一个以歌代言的少数民族。畲族民歌历来对潮州文化,特别是对潮州民歌(儿歌)的影响颇深,在民间有“畲歌仔”、“逗畲歌”等。根据材料记载,很久以前畲族便有盛大的节日“盘歌会”,以传唱《高皇歌》和《麟豹王歌》为核心内容。《麟豹王歌》是反映盘瓠王英雄事迹的史诗。这些畲歌,大多可在潮州的歌谣中找出它的影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凤凰山畲歌中的《送神歌》。该诗反映了先前畲胞生活的艰辛,而在潮州戏中又是另一番表现。      (三)畲族歌谣是潮剧形成的基础   潮剧在当地有很好的基础,是当地人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潮剧《苏六娘》中的《桃花过渡》,一场中的《灯笼歌》就用上章介绍潮州畲歌《十二月歌》中的前五节,而渡伯和桃花的对唱也和上章提及的“表姐”和“亲家伯”的习俗中所用畲歌对,这也说明潮剧确实是受到畲歌影响的。   畲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潮剧中的舞步正是继承了畲族这种种独特的舞姿。潮剧中马步就是直接从畲族招兵节中的猎步舞中沿变过来的。我们知道,畲民深居山中,过着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猎步舞是一种十分粗犷的民族舞蹈,它模仿了其先民打猎的动作和过程,有鲜明的特色。   潮剧中另一个特色就是它的道具――盘柴槌。盘柴槌也称齐眉棍,在潮州畲寨称为“龙头杖”,杖头刻有龙形,因为高王和盘觚在传说中都是东海龙王之子。柴槌分两种,一种长的达一丈二尺,由一人舞弄,称为“中栏”,意为可攻可拦。另一种七尺长,练习时由两人对打,叫“盘槌”。“盘槌”有许多套法,如七步、九步,猴子翻身,双头槌、三步跳、四步半、天观地测等。相传盘柴槌为高王所带,“盘槌”套法也为高王所传。潮剧《杨令婆辩本》中佘太君手中就拿着“龙头杖”,因为她是畲族女英雄,所以就有这“上拍昏君,下拍奸臣”的宝杖。除了龙头之外,如有桃花手中的雨伞,也是畲族歌舞和表演的道具。      (四)畲族与潮州的节日   节日是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