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秦始皇兵马俑艺术设计原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秦始皇兵马俑艺术设计原则

浅论秦始皇兵马俑艺术设计原则   秦始皇兵马俑自1974年首次发掘以来,以其所蕴涵的深厚文化、精湛艺术及其空前宏伟壮丽的规模,完美再现了昔日秦帝国的辉煌,成为中国古代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直至今日,对于秦始皇兵马俑的研究仍是方兴未艾,而且取得了许多非常重要的成果。但是,在这些研究成果当中,绝大部分是透过兵马俑,从宏观上对秦朝军事、政治、和社会的研究,而比较忽视对兵马俑这些活生生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的研究。而在为数不多的对兵马俑本身进行研究的成果当中,对秦朝的艺术观念、艺术行为等方面的探索也不是太多。所以,对于秦始皇兵马俑的研究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和潜质。本文就将通过兵马俑本身,对兵马俑的设计者所遵循的一些艺术设计的原则进行探讨。      一、强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布局      凡是进行艺术创作,首先就要有个全盘的考虑。这在文学上叫谋篇、在书法上叫间架、在摄影上叫取景,而在如秦始皇兵马俑这样的建筑雕塑方面,就叫做布局。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秦始皇兵马俑并不单单是一件雕塑作品,而是由将领、步兵、骑兵、弓弩手、马匹等各种雕塑将近一万件组成的军阵群体。这么庞大的军阵,这么多的陶俑,如何布置、如何摆设,这都涉及到艺术设计的问题。   总的来说,秦始皇兵马俑布局的原则在于气势磅礴、规模宏大。让我们对比一下秦始皇兵马俑和杨家湾汉朝兵马俑就能够清楚地发现这个问题了。秦始皇兵马俑的陶俑都按真人大小雕塑,而杨家湾兵马俑的陶俑都按照比例缩小。在军阵的规模方面,杨家湾兵马俑也要逊色不少,共有骑兵俑580多件,步兵俑1800多件,舞乐杂役俑100多件。这可见秦始皇兵马俑之壮丽。在具体说明秦始皇兵马俑的设计者在艺术设计上是如何体现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气势之前,很有必要谈一下为什么设计者要在兵马俑的布局上体现“大”这一特色。   众所周知,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刚一建立秦朝,他就认为自己“功盖三皇,德高五帝”,所以自称“皇帝”。他大发刑徒七十万修建自己德陵墓、营建阿房宫、修筑长城,派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讨伐匈奴、发兵五十万征讨百越,自己多次巡游天下以显示皇权的威严……因此,秦始皇是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这势必也要求作为他陵墓的守陵部队的兵马俑也要有庞大的气势。可以想象,在制作兵马俑之前,秦始皇一定给兵马俑的设计者和制造者下过命令,要求这个军阵务必宏大,以体现自己的威严。   为了体现规模的宏大、气势的磅礴,设计者们做了如下的布置。   第一要体现大气的特点。这首先就要求占地面积要大。整个秦始皇兵马俑由三个兵马俑坑组成,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4.5―4.6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二号坑东西长124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面积为6000平方米。三号坑东西长90米,南北宽55米,深5米,面积为520平方米。占地这么大的兵马俑军阵在历史上都是很罕见的。其次是要人数多。在秦始皇兵马俑中,一号坑的人数最多,有6000多件陶俑;二号坑次之,有1000多件陶俑;三号坑最少,只有1辆马车和68个陶俑。这些兵马俑加起来将近10000件,数量之多,使人瞠目。最后是要兵种齐全。兵马俑的设计者们把当时秦军中的所有兵种――步兵、骑兵、弓弩手等都包含在内了。   第二是要体现强势的特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设计者们做了如下处理。首先是在每个陶俑的塑造上都比当时的秦人要高大。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身高都在1.8米左右,最高的身高超过2米。这个身高比当时秦人的身高普遍要高,这不是历史的真实,而是设计者要体现秦朝的军队威武雄壮、无坚不摧的强大气势,故意把每个陶俑塑造得更加高大。其次是每个兵马俑坑(除了三号坑是军阵的指挥所)的兵种都是混合编队。比如一号坑是由战车、步兵相间组成的军阵。军阵分为前锋、后卫和左右两翼。二号坑是由战车、骑兵、弩兵、步兵组成的方阵。这样的编队较之于单一的兵种组成的阵势更加威猛、强大。三是这些兵马俑的设计者在构思上,没有选择秦军和敌人搏斗时的场景作为主题,而是选用秦军严阵以待的场景,而这样的选题更有凸显强大气势的意味,达到了“决水于千仞之豁”的效果,给人一种“势如圹弩,节如发机”的强大气势。      二、重视在形象中传达神韵      上文中已经说过了,秦始皇希望把护卫自己陵寝的部队塑造得无比强大和威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兵马俑的设计者们除了在人物的设计和军阵的布置上下功夫外,还在每个陶俑的雕塑上做了精心的设计。我们在讲到雕塑艺术时,经常说到“形”和“神”这两个概念。“形”是指雕塑品外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形态;“神”是指雕塑品内在的,通过“形”来传达给欣赏者的神韵。我国2000多年前的这些制造秦始皇兵马俑的老艺术家们显然已经懂得了雕塑中的“形”和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