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娘词义演变
浅谈娘词义演变
摘 要:“娘”是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也挺高。“娘”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通过查找古今的字典、词典来了解“娘”的词义演变情况,从而分析“娘”的词义演变的结果,并进一步探索词义演变的规律。
关键词:“娘”;词义演变;规律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196-03
一、词义演变理论及研究成果
“娘”是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也挺高,比如以前称母亲为“娘”,还有2011年的热播大剧《甄?执?》刮起的一阵“娘娘”风,以及2011年百度年会上HR刘冬的惊艳亮相被人们称为“度娘”等。“娘”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既然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洗礼,“娘”的词义自然也会随着历史长河的奔流而逐渐演变。
(一)词义演变的理论简述
1.词义的类型
“词义的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例如,从派生关系上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从词义在现实的作用上可以分为基本义、常用义、生僻义等,从传达的信息内容的性质上可以分为概念义、附属色彩”(主要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等)。
2.词义演变的概念
词义演变具体可以分为词义的历史演变和词义在语境中的共时变化。词义的历史演变是指词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变化。这是不受某一个语境或者时间点制约的,是词义系统性的、长久性的变化。但是,词义的历史演变正是从词义在语境中的临时性变化开始的。这种临时性的词义变化反复出现,被人们所接受、认同,渐渐固定下来,就有可能成为长久的、固定的词义演变。
(二)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前人在词义演变的研究领域所获得的成果是丰硕的,无论是在词义演变的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词义演变在实际中应用研究方面,都已经有了大量相关论文和书籍的发表。我们可以把前人的研究成果大致归纳为两大类。
1.理论研究成果
理论研究包括对词义演变的性质、类型、途径、效果、原因等的探索,是在对大量的语料分析后所归纳出的整体性的、系统性的理论知识。书籍方面比如有《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书中在专门的章节有词义演变的理论知识介绍。学术期刊方面,像张绍全的《词义演变的动因与认知机制》和李云龙和王玉兰的《词义演变原因刍探》都是专注探究词义演变原因的。探析词义演变方面的有郭伏良、白云霜的《词义构成视角下的当代汉语词义演变类型研究》,梁鲜、符其武的《从语义场看词义演变的类型》等。更多的是系统地分析词义演变的情况,比如李行健的《词义演变漫议》,夏继先的《词义演变探析》等。
2.应用研究成果
应用研究方面,主要就是分析具体词义的演变情况。有探究某一个词的,例如徐俊霞的《“闻”的词义演变》,刘国明、齐湘燕的《“小姐”一词的词义演变》。还有探究某一类词的,像孙影、成晓光的《身体词词义演变的认知解析》,涂朝莲的《当代流行词语词义演变趋势》,孙光莹的《戏曲行业语的词义演变探析》。
(三)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是“娘”的词义在历史中演变的情况,包括有哪些词义义项,词义演变的途径,词义演变的结果以及词义演变的原因。
二、“娘”的词义探源和演变
要探究“娘”的词义演变,必须知道“娘”在历史发展中有哪些词义义项。我按照历史时间的远近顺序,查找了相关的字典、词典,看看“娘”的词义义项的具体情况。
(一)《说文解字》中的解释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按照偏旁部首编排的字典,可以说是中国字典的奠基之作。“娘”也被收录在《说文解字》中,不过当时的字型是“??”(??,烦扰也,一曰肥大也,从女,襄声)。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这样注释的:“烦,热头痛也。扰,烦也。今人用扰,攘字,古用??。贾谊传作抢攘。庄子在宥作伧囊。楚词作?b攘。俗作??稹=杂??借字耳。今攘行耳??废矣。又按广韵,??,女良切,母称,娘亦女良切,少女之号。唐人此二字分用尽然。故耶??字断无有作娘者。今人乃罕知之矣。”
由此可见,“娘”在汉朝的时候虽然写作“??”,但“母亲”的义项是有的。
(二)《康熙字典》中的解释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30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皇帝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娘”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如下:[唐韵]汝阳切。[集韵]如阳切,??音穰。[说文]烦扰也。一曰肥大。又[集韵]奴当切,音囊。又汝两切,音壤。义??同。又同娘。[古乐府]不闻耶??哭子声。
(三)《辞源》中的解释
《辞源》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语文词书。在《辞源》中,分别有对“娘”和“??”的解释。对“娘”的解释是:女良切,平,阳韵,娘。①妇女的通称。多指青年妇女,乐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