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程标准中值得商榷两大问题.docVIP

浅谈英语课程标准中值得商榷两大问题.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英语课程标准中值得商榷两大问题

浅谈英语课程标准中值得商榷两大问题    [摘要] 词汇量的大小不是决定英语运用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根据国内外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掌握2000多词足以进行听说读写语言交际活动。任务型教学正在英国南部进行教学实验,笔者认为把它搬来写进课程标准是不合适的。   [关键词] 课程标准 问题 词汇量任务型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是英语教学的依据,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如果课程标准出了问题,我国的整个英语教学就会出大问题。如果基础英语教学出了问题,几千万甚至上亿中小学生将是受害者。《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已颁布四年,在实验过程中主要暴露出了以下两大问题。   一、词汇量的问题   在《英语课程标准》起草阶段,《中小学外语教学》1999年7~11期发表了一组文章,它们分别是:   1.面向21世纪义务教育阶段外语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意见(7~8期),作者:北京师范大学 王蔷。   2.外语教学的国情及方法思考,作者:安徽教育学院外语系 范东生。   3.基础教育阶段外语学科素质教育问题初探(10~11期),作者:北京师范大学 王蔷、罗少茜、王蕾。   4.外语学习,词汇为本(11期),作者:山西省教委教研室 平克虹。   这组文章的一些基本观点都被课标采纳。这组文章的作者多数来自高校,而且主要集中在北京师范大学。他们对中学英语的教学情况仅仅停留在间接了解的层面上。课标的制定应该是建立在第一线老师的意见基础上。调和课标出来之后,我们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但对“决策者”影响不大。   上面几位作者所引用的都是其它国家对词汇量的要求,如果不管这些国家的教育水平、教师素质、语言环境,母语与英语是否属于同一语系等客观因素,而只是简单地将我国的词汇量要求与这些国家相比,是不科学的。   我国经过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仅1948年以来,就制定或修订过7个英语教学大纲,1948年的大纲基本没有实施,1963年的大纲因“文革”而没有得到完全贯彻,真正得到贯彻实施的是1951年的大纲和文革后的几个大纲。1951的大纲要求掌握5000词,但我们从50年代的高考试题看,教学似乎远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仅以1958年的试题为例:   1958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英语试题:   Ⅰ.阅读测验(20%,每题5分)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章,用英语回答文后所列的四个问题   Two boys have become famous. One of them is fourteen years old and the other is only twelve. The fourteen-year-old boy has invented(发明)three farm tools, although he has had no more than a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The twelve-year-old one is the son of a peasant family. He has invented a new type of water-wheel.   The story of the two boys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far and wide. Millions of men, women and children in the countryside are trying to invent new farm tools.   The Communist Party is guiding this mass movement. It tells the people that science is no mystery.   问题:   1. How old are the two boys?   2. Has the elder boy had a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3. What are millions of people doing in the countryside?   4. What does the Communist Party tell the people?   Ⅱ.英译汉(共8题,每题5分,40%)   将下列句子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字句通顺,意义明确,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不必拘泥原文的形式。   1.Our parents teach us to love labor.   2.The October Revolution brought Marxism-Leninism to China.   3.My mother aske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