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州古村文化旅游开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苏州古村文化旅游开发

浅谈苏州古村文化旅游开发   [摘要]古村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陆巷古村作为“江南太湖第一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苏州东山镇陆巷村为例,简述陆巷古村文化旅游资源概况,指出古村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旅融合”下的陆巷古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旅游;古村旅游;陆巷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9-0067-03   一、研究背景   苏州是国内外旅游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015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0756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636亿元,旅游收入在GDP中占比达到599%[1]。苏州乡村地区占市域面积的75%,乡村旅游已形成一定规模,如高新区树山村、吴中区旺山镇、东山镇的三山村、陆巷村等,苏州乡村旅游资源占全市旅游资源的70%以上,各类乡村旅游景点多达300多处,古村旅游已成为苏州乡村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古村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因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历史信息,意境深远的文化景观而具有文化价值[2]。随着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古村成为旅游的热点,通过小范围使用古村落中的传统建筑,既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又为大量居民创造了收入来源,这些收入被再次用于他们旧建筑的修缮和改造,改善了广大居民的生活条件[3]。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借助文化来提升品味,文化依托旅游激发活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历史的发展趋势。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结合才能使资源真正“活”起来,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功能。古村落有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让古村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大、更优的展示,乡村旅游是古村活化的最有效途径[4]。   二、陆巷古村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苏州东山镇陆巷古村依山面水,与太湖、西山遥遥相望,拥有数量最多、质量最高、保存最完好的江南古建筑群,有“太湖第一古村”的美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它是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的故里,曾吸引文?彰鳌⒆Vι健⑻撇?虎等造访题咏,国家领导人也曾到古村游览。   (一)古村空间形态布局   古村落是人类最早的聚落形式,古代人通过生产和生活的长期实践和积累,自然而然形成一定的人居环境模式。陆巷古村始建于南宋,在明清?r期盛极一时,街道、小巷和河浜构成了陆巷基本的空间格局。村内以紫石老街为枢纽,形成“一街六巷三港”的聚落空间骨架(见图1),其中,一街指紫石街,六巷指康庄巷、文宁巷、旗杆巷、韩家巷、姜家巷和固西巷,三河浜指寒山港、陆巷港、蒋湾港三条古河道,是陆巷村民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枢纽。紫石街与三浜相邻,与六条巷子顺序相接。   (二)古村古老的明清建筑   陆巷历史上有规模较大的明清建筑厅堂多达72座,现保存完整的仍有10余座,以“明宰相王鏊大故里,宋户部尚书叶梦得故居和解元、会元、探花三牌坊”而著名于世。现存有怀德堂、怀古堂、遂高堂、惠和堂、粹和堂以及宝俭堂等,王鏊故居是一座明基清建的大型厅堂建筑,前后5进,148间房,大厅正中的屏风上有唐伯虎画的“王鏊出山图”,现原图藏故宫博物馆;怀德堂是王鏊后裔旧宅,其揖峰园中可以看到宋徽宗年间为营造皇宫大院而征的花石纲之一“瑞芝云朵峰”;宝俭堂又名梦园,始建于宋代,原为户部尚书、文学家、词人叶梦得故居,占地6000多平方米,是陆巷明代官宦府第保存较好的私家园林之一。   在明代古街紫石街建有探花牌坊、会元牌坊、解元牌坊三座古牌坊,呈“丁”字型排列,是陆巷古村的标志性景观。明成化年间,王鏊乡试第一得“解元”,第二年礼部会试,中头名“会元”,殿试时,因主考发难,屈为探花及第,从此留下这解元、会元、探花三牌坊。   (三)古村独特民俗文化   陆巷自古以来就是历史沉淀之地,民风淳朴之乡,数百年自然和人文积淀,孕育发展了洞庭商帮,留下了元宵出猛将、明庙会、五一台角等乡风民俗精华,保留以一品状元豆腐、水晶方糕为代表的传统饮食文化。   三、陆巷古村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利益主体间存在矛盾,旅游开发意见不统一   在陆巷古村旅游发展初期,村民们得到了实惠,如经济收入增加、居住环境改善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各种矛盾也随之而来。   1.村民与村委会干部之间的矛盾。据调查显示,782%的村民对村委会存在较大不满情绪。村民认为,部分村委会干部主张发展旅游只为自已谋福利,只为自己做政绩;部分村委会干部对旅游公司翻建房屋、改变古建结构等行为置之不理,却对村民因改善居住环境等房屋修缮行为加以制止。   2.村民与旅游公司之间的矛盾。据调查显示,953%的村民对旅游公司存在不满情绪,村民们认为,旅游公司只为赚钱,把古村部分旧宅随意翻建,或在古建筑周围随意搭建,影响古建筑周围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