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淮剧艺术历史沿革与发展之探讨
淮剧艺术历史沿革与发展之探讨
【摘 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淮剧,许多前辈学者对其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研究,然而因历史和资源等的局限,淮剧的历史沿革一直缺乏清晰的脉络梳理。今从现存文字资料考证淮剧的沿革发展兼历来研究,探索淮剧从门叹词、香火戏一路走来的历史文字资料的记载证实,考证沿革的时间节点,并浅谈今日淮剧的生存与保护。
【关键词】淮剧;历史;香火戏;江淮戏;沿革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014-02
淮剧作为一种传统戏剧,于2008年6月经批准通过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区域民间传统文化变为了受肯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变化奠定了其艺术地位,也肯定了其价值作用。然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淮剧,因为历史、资源等多方面的原因,缺少清晰可循的发展脉络,人云亦云。在数字化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笔者得以寻访到相关资料,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淮剧的沿革发展作一些补充考证,以理清其历史脉络。
一、淮剧艺术概述
淮剧,又名江淮戏,源于清代江苏省盐城、阜宁、淮阴等地区[1],以江淮官话洪巢片为基调,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淮剧是以田歌、民谣、民间说唱为基础,同时吸收花鼓、莲湘、耍龙、跳狮等舞蹈表演而形成的地方小戏。
二、淮剧历史沿革的梳理与考证
淮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曾出现过多个名称,这些名称都见证了淮剧的历史沿革。今探讨淮剧的历史沿革,便由这些“曾用名”主要出现存在的时段来划分,但不排除在之后的某些阶段仍保留之前名称的情况存在。
(一)门叹词――奠基阶段
淮剧并未真正形成之时,是由门叹词这一艺术形式为其基础的。门叹词,又称门谈词、门弹词,《淮剧音乐及其唱腔流派》[2]中写道,“在清代中叶,苏北农村有些农民根据当地的秧歌、号子来编唱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农民就称这种调子为‘呵大嗨调’或者叫做‘哩哩调’。这主要是在劳动中为了提神助兴或在生活之余自我娱乐而唱。后来遇到荒年,有些贫苦农民为生活所迫,就唱着这些调子沿门求乞、逃荒要饭,人们称他们为‘唱门叹词的’,也有的逢年过节与江湖流浪艺人合作卖艺。”这种门叹词,节拍较慢,略带凝重,在劳动时随口唱出,以吐积气,逐渐成为一种乡调小唱[3]。
这一时期,门叹词以演唱下河调①为主,清人金和在其《秋蟪吟馆诗钞?秦淮杂诗十首》中写到“今则盛称里下河调间有一二能歌旧曲者,闻之黯然”,证明了门叹词的存在和在今南京地区的传播。后1914年的《申报》趣闻中还能见到下河调的说法,道“从旁来了旧官僚,一口的下河调,絮絮叨叨,颠颠倒倒”。
(二)香火戏――起源阶段
香火戏,本是民间酬神祭祀、欢度节庆时普遍流行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带有浓重的宗教意味,在坊间自由繁衍唱表[4]。
1.香火戏简介
在苏北农村曾流行着一种祈神免灾的宗教念忏仪式,叫做“青苗会”或“太平会”。念忏的僮子用香火调来演唱经卷,也用香火调来演唱民间传说或历史故事的,是一种以叙事性为主的说唱音乐,时常会穿插表演一些简单的小戏,俗称“香火戏”[4]。
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卷十六中提及“傩在平时,谓之香火”,提及了香火戏这一形式的存在。后人在论及这则材料,前总是加入一句“土俗极傩俗之盛,土人散发赤足”,查及材料,却是没有如此记载,只“散发赤足”为前文描述香客之语。
2.关于起源确切年代的三种说法与质疑
香火戏的出现传播确定了淮剧的基本形制,关于它的起源,笔者整理发现有三种说法,其中也存疑问之处:
第一种说法,认为淮剧起源于嘉庆元年(1796年)。陈忠国在《淮剧》[5]一书中记,“今盐城市上冈石桥头《吕氏家谱》中有如下记载――‘嘉庆元年,吕氏九世世凰公演香火戏’。”笔者就此进行了考证研究。首先,吕世凰确有其人。《吕氏家谱》上载有吕世凰其人,言娶妻、子孙、葬地之事,未及“公演香火戏”一事,《吕氏家谱》许有多本,无法进一步证明,就此而言,吕世凰乃确有其人。其次,吕世凰子名存在出入。查访到的《吕氏家谱》中记吕世凰次子名“吕福元”,《江苏戏曲志?盐城卷》[6]中记为“吕锡元”,可能是《江苏戏曲志》编纂失误,也可能是吕世凰家族传承体系的问题,确切年份则存在质疑。最后,吕世凰与子的年龄差笔者个人存在疑问。《江苏戏曲志?盐城卷》[6]中记“吕锡元,道光十八年(1838年)生”,而上述吕世凰嘉庆元年(1796年)公演香火戏,之间相差42年,那么吕世凰与子的年龄差至少在50到60岁。一种可能为吕世凰长子阵亡②,老来得幼子;另一种可能则是对吕氏家族传承的质疑,关于吕世凰的记载也存在问题。
第二种说法,由吕家八代唱戏向回追溯,认为淮剧起源至今有两百多年历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df VIP
- 电信诈骗主题教育PPT模板主题班会教育PPT课件模板.pptx VIP
- 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健康保护制度.docx VIP
- 第4课 《直面挫折 积极应对》课件 - 中职高教版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ppt
- 《宠物健康与免疫》课件.ppt VIP
- 松香水安全技术说明书样本.doc VIP
- 在WindowsServer2008英文版64位服务器上安装金蝶K3V10.4数据库层方案.pdf VIP
- 中小学班级英语文化建设方案及实施.docx VIP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pdf VIP
- 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四章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