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平原地区发展体验式农耕文化旅游模式思考.docVIP

浙北平原地区发展体验式农耕文化旅游模式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北平原地区发展体验式农耕文化旅游模式思考

浙北平原地区发展体验式农耕文化旅游模式思考   作者简介:庄应强(1970―),男,浙江桐乡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湿地农业生态保护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5??0257??03      1引言   浙北平原地区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嘉兴有马家浜文化,桐乡境内有罗家角遗址,特别是罗家角遗址发现了距今7000年左右的稻谷遗存,被誉为水稻的发源地。桐乡市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腹地中心,农业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之美誉。桐乡还是中国杭白菊之乡,全国蚕茧生产第一大县。近年来,桐乡市提出了积极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大县”的目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桐乡这样一个具有丰富农业资源的地区发展体验式农耕文化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对于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大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指通过农业耕种所创造和积累的,与农业社会有关的物质文化精神的总和[1]。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追溯农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它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子,也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及长期沉淀,形成了文化内涵及外延、各种表现形式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文化类型。   农耕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农耕文化因素,这部分文化因素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当然这些文化因素既包括有具体形态的物质实体,如农业耕作的耕地类型,由耕地类型决定的耕作方式,耕作器具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特色服饰、饮食、器皿、交通工具以及民居、庙宇、军营等各种建筑。也包括不具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因素,如农事节日、礼仪、风俗习惯等[3]。正是这些文化因素,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美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了前来旅游观光的动机。   3桐乡农业生产及农耕文化特征   3.1农业资源丰富   桐乡地处浙江省杭嘉湖平原腹地,居沪、杭、苏金三角地带。境内地势平坦,河港密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百花地面之美称。水稻、油菜和大小麦等大田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还有蚕茧、杭白菊、湖羊、晒红烟、榨菜、??李等著名特产,享誉国内外。其中杭白菊和蚕茧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湖羊饲养量占全国的1/3。   3.2农耕文化景观多样   桐乡市境内为长江三角洲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地势低平,无一山丘,大致东南高、西北低,略向太湖倾斜,平均海拔5??3m。东西宽约36km,南北长约34km,总面积727km2。境内土壤为江、海、湖泊沉积物,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和经济类作物。由于数千年来人类的垦殖开发,平原被纵横交错的塘浦河渠所分割,田、地、水交错分布,形成“六田一水三分地”,旱地栽桑、水田种粮、湖荡养鱼的立体地形结构,人工地貌明显,水乡特色浓郁,这使桐乡具有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文化景观。   (1)遗址遗存遗迹景观。桐乡境内有罗家角遗址,证实那时桐乡地区就萌发原始农业。人们在旅游途中通过对这些遗址遗存的参观,进一步探寻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轨迹。   (2)平原水田景观。桐乡地势低平,平均海拔5.3m。地表河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杭嘉湖平原的组成部分。特别是东北部,水田连片。秧苗成活发棵后,连片的稻田绿油油也是很好的风景。到了秋天,金色的稻浪随风摇曳,显露出一片收获的景象。   (3)特色农业景观。桐乡有种桑养蚕、杭白菊种植加工、榨菜种植腌制等特色农业,成片的桑园、千亩菊花、油菜花、桑基渔塘等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景观。   (4)现代都市农业景观。随着土地流转和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农耕文化也得到不断拓展,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工厂化生产、无土栽培、组织培养、规模化种植养殖等新的种、养方式的应用,丰富了现代农业的景观元素,也吸引了大批都市人的旅游兴趣。   3.3农耕习俗丰富   桐乡丰富的农业资源,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孕育了深厚的农耕文化,罗家角遗址证明了这里曾经存在世界上早期的大规模犁耕稻作农业,保留了完整的稻作生产工艺,也形成了与水稻生产相联系的稻作文化习俗和生活民俗。桐乡种桑养蚕历史悠久,形成了蚕桑习俗和蚕桑文化。还有杭白菊种植技艺、生产工艺、品偿习俗等。   4体验式农耕文化旅游发展原则   4.1丰富文化元素   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增加,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是潜在人性中的渴求。农耕文化源于自然,丰富的内涵足以满足人们多种心理需求,无论是物质化的农田景观、农耕器具,还是非物质化的农事劳动、农耕习俗,加以适当开发包装,都可以成为农耕文化旅游消费品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