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代德国工业化发展及其对德国产品设计影响.docVIP

浅谈近代德国工业化发展及其对德国产品设计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近代德国工业化发展及其对德国产品设计影响

浅谈近代德国工业化发展及其对德国产品设计影响   摘要:很难想象,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并战败者――德国,现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而德国产品以其质量牢靠,省时省力深入人心。德国的产品设计代表着理性与科技,并反映了日耳曼人民勤劳,刻苦的民族性情。对于工业设计的从业者和学习者来说,研究德国技术以及德国设计是课程学习的基础。也是深层次看待设计并完善自我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文章在浅析德国工业化的基础上,同期对于德国产品设计的发展作出适当比较。   关键词:德国技术;德国产品设计;影响;传承   检索: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6-0094-03   一、德国工业化的发展   19世纪初期的德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之下,依旧没有显示出过多的优势,甚至可以说,比起英法诸国,德国只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起国,而法国却率先进入了民主主义时代。从地理位置来讲,德国深处欧洲腹地,与丹麦,荷兰,比利时,法国,瑞士等多个国家接壤,这种领土无天然边界性,注定要负担它政治上的沉重命运。   真正为这个国家带来影响的不是德国本身,而是同时代的法国和英国,但是德国改革却从一开始就与其他国家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一场自发的从上而下的运动,其出发点是为了保证统治阶级的绝对领导权。随之形成的国家意识形态里,也没有出现像法国似的民主革命,或者英国似的工业革命,倒是出现了一种以哲学导向为主的新形势改革。(图1)   (一)萌芽期(1835-1850年)   德国工业化大致开端于19世纪30年代的中期,它是随着关税同盟的确立而正式开始的。尽管在莱茵河流域以及个别地区,18世纪后期已开始接受英国的新技术,人们在杜塞尔多夫建立起了一家运用蒸汽机的棉纺织厂,但是所有这些不过是一种还处于从根本上讲由农业决定的环境中的斑晶而已。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深化,英国纺织工业早已在欧洲市场处于垄断,而且由于关税同盟的领导者普鲁士,对于英国的商贸进行了一场交易――在英国向容克打开谷物市场的同时,同盟地区也得向英国制造业产品打开市场。这样就迫使德国的纺织工业更加雪上加霜,从根本上阻碍了德国走出一条类似英国式的发展道路。   因此德国政府另辟蹊径,从重工业入手,铁路业代替纺织业成为德国技术革命的排头兵。1835年,德国第一条铁路成功建成,它比纺织业更迅猛的带动了整个德意志的工业进程,并且铁路的铺建同期也拉动冶金和燃料的消耗,1850年前后,德国的煤、钢产量整体翻了一番。   (二)发展期(1850-1873年)   1850年普鲁士政府颁布了宪法,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稳定运行。铁路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技术的变革,煤、铁、蒸汽锤与齿轮构成了工业生产的基础。经济持续的增长,使工业从漠视领域变成国家整体经济的命脉部门。这场工业化的突破通过铁路的发展被进一步向前推进,纺织业与棉纺业早已实现了全面的机械化,电气业似乎也开始冒头――1847年,西门子公司率先开辟了德国第一条公共电报线路。   (三)繁荣期(1873-1913年)   1862年俾斯麦上台,并于1866年击败奥地利统一德国。随着1871年德意志正式建国,技术革命的持续进步同时也标志着德国电气时代的正式到来,工业化呈现飞跃式发展的态势。到20世纪初,德国已赶上法、英,成为欧洲工业第一强国。1913年前后,煤产量上升到19150万吨;生铁产量上升到1933万吨;钢的产量上升到1930万吨,远超英、法总和,唯有美国可与之抗敌。而且在电气、化学、光学三个新兴工业部门方面,德国也不甘落后,后来居上向传统霸主英、美发起挑战。   二、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的设计运动变革   技术的发展,自然也就带来了消费品的普及。纺织机,蒸汽机等一系列生产机器的运用,使得原本仅仅为贵族服务的产品也逐渐流入到寻常百姓家。面对种种的转变,新时代的艺术家或者也可以说是设计者,是迷茫的更是困惑的,艺术早已不仅是服务上层社会的消遣。   随着新时代、新产品的出现,借助于原始资本积累的暴发户们也需要奢靡的装饰,来彰显他们逐步上升的社会地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18、19世纪无论是在建筑还是用品,都是以其过度的装饰为主要的流行趋势――洛可可、巴洛克、山花套叠的装饰手法屡见不鲜。   因此第一次世界博览会,恰好成为工业浮躁化代表的井喷口,也就不足为奇。各个国家为了显示其国力财富的优越,尽其所有铸建着自以为美的产品。然后这真的是美吗?真的是为大众所接受的事物么?接下来的艺术家们,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一)工艺美术运动   首先出现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以威廉?莫里斯为先驱。少年的莫里斯随母亲参观了第一次水晶宫工业博览会,并对其展出品感到痛心疾首的思虑,机械过度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