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18 -
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食品中多种微生物检测方法 飞行质谱法》
编 制 说 明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下达的标准制(修)订计划(2010B288k),由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组织本标准的起草研制工作。
1.2 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的制定过程主要分为计划阶段、资料收集分析阶段、标准方法的验证、标准编写、标准征求意见和标准报批。各阶段主要工作工程分述如下:
计划阶段:2010年是项目计划制定阶段。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成立了制定《食品中多种微生物检测方法——飞行质谱法》行业标准的起草小组。起草小组召开了标准制定计划会议,大家讨论了本标准的意义及实施方案,并对本标准的工作内容进行分解,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和进度表,并落实到人。
资料收集分析阶段:从2010年1月开始,项目组根据分工通过搜索互连网、查阅文献资料等手段在原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当前国内外有关常见致病菌飞行质谱法检测的各种法规、标准及文献,为本标准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标准方法的验证:工作组就飞行质谱检测点样方法、培养基及培养时间对检测方法的影响、测试方法的稳定性及灵敏度等方面进行考察,并在实际检测应用中将本标准法与经典的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建立了可行、稳定的检验方法。并组织多家单位对本标准进行方法验证。
标准编写:2011年5月通过工作组集中讨论的方式确定标准制定原则及基本框架,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要求,完成了“食品中多种微生物检测方法——飞行质谱法”标准初稿。
2 标准编制原则及主要内容
2.1 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的。本标准的编制工作系统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标准是在由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主持承担的国家质检总局科研课题“食品中微生物飞行质谱检测与溯源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10IK175)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起草的。
2.2 标准主要内容
食品中多种微生物检测方法——飞行质谱法是按照图1所示检测流程进行标准的编写
样品制备
样品制备
增菌肉汤或待鉴定的菌株
样品处理
点样
飞行质谱鉴定
阴性结果
阳性结果
传统方法确认
结果报告
图1 飞行质谱法检测微生物流程图
该标准明确规定了标准的使用范围,规范了标准相关的缩略语、生物安全措施和废弃物处理和防止污染的措施,详细描述了方法的原理、方法提要与检测程序,介绍了标准涉及到的试剂材料和仪器设备。在测定步骤中,对样品制备、点样方式、飞行质谱检测等步骤进行了叙述和规范,并对结果及判断进行了阐述。
3 建立本标准检测方法的试验研究
《食品中多种微生物检测方法 飞行质谱法》标准的建立过程主要进行了以下试验:
3.1 标准菌株
本研究所用标准菌株均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ATCC)和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MCC),详见表1。
表1. 试验菌种及其编号
序号
菌株名称
拉丁名
菌株号
菌株数量
1
霍乱弧菌O1群
Vibrio cholerae serotype O1
ATCC 14035
1
2
霍乱弧菌O139群
Vibrio cholerae serotype O139
ATCC 51394
1
3
霍乱弧菌非O1/非O139群
Vibrio choleraee non-O1/non-O139
ATCC 25872
1
4
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TCC 17803
1
5
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TCC 17802
1
6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1a血清型)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TCC 19111
1
7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2a血清型)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TCC 19112
1
8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4a血清型)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TCC 19114
1
9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4b血清型)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TCC 19115
1
10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4e血清型)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TCC 19118
1
11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不溶血)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TCC 15313
1
12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TCC BAA-751
1
13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Listeria monocytog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第8部分: 澳洲坚果(编制说明).doc
- 浙江省食品地方标准清理建议(征求意见稿).doc
- 夏威夷鸡胸披萨.doc
- 食品工厂综合虫害治理(IPM)测试题.doc
- 鲜道科技静电发生设备食品保鲜技术.doc
- 鲜活农产品中磷化氢熏蒸气体残留测定方法(征求意见稿).doc
- 鲜味剂性质、搭配和应用.doc
- 突围中小企业质量管理瓶颈.doc
- 咸蛋黄(征求意见稿).doc
- 咸味香精的香气特征及描述语言.doc
-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方法 高分子材料 偶氮甲酰胺含量和迁移量的测定 编制说明.doc
- 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第9部分: 栗子(征求意见稿).doc
- 中国食药总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问答汇总(2015年04月).doc
- 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第5部分:杏仁(征求意见稿).doc
- 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第10部分:羽扇豆(征求意见稿).doc
- 新广告法能否治乱:虚假广告的“罪与罚”.doc
- 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第16部分:小麦(征求意见稿).doc
- 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第15部分:大豆(征求意见稿).doc
- 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第18部分:荞麦(编制说明).doc
- 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第18部分:荞麦(征求意见稿).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