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液化石油气中二甲醚杂质检测研究进展
液化石油气中二甲醚杂质检测研究进展
摘 要:硫酸法-烷基化工艺中,液化石油气原料中二甲醚杂质的含量对终产品烷基化油的生产工艺过程有极大的影响,为了有效监测控制原料中二甲醚杂质的含量,准确、快速对原料中的二甲醚进行检测,降低装置酸耗、改善烷基化油的质量,本文在前人的工作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液化石油气中微量二甲醚的检测方法进行总结,提出了影响二甲醚检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液化石油气中二甲醚分析检测标准的完善和确定奠定基础。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二甲醚;分析;检测
随着2013年12月国五车用汽油标准的提出,烷基化技术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石化企业的重视。在硫酸法烷基化装置工艺中,二甲醚是烷基化过程中耗酸的主要杂质,每千克二甲醚耗酸为11.1kg,此外,该杂质进入反应过程还会降低烷基化油的收率以及汽油的辛烷值。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检测液化石油中二甲醚含量的国家标准及控制指标。关于《GB11174-2011》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中仅仅对烃类组分的含量做了规定了,但二甲醚等醚类组分的含量却没有要求,《SH/T 0230-1992》行业标准中虽对于二甲醚的纯度和试验方法作了规定,但该方法只适用于测定高含量的二甲醚。原料液化气中的二甲醚杂质测定组分较多且计算复杂。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简便的液化石油气中二甲醚杂质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液化石油气及二甲醚的理化性质
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简称LPG)是一种C2-C5低碳数的碳氢烃类混合物,无色透明,具有烃类的特殊味道。其组成主要有乙烷、乙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及少量的戊烷、戊烯等。液化石油气常温常压下呈气态,加压或降温条件下变为液体,故称之为液化石油气。二甲醚(又称甲醚,dimethyl ether,简称DME))是一种无色可燃性气体或压缩液体,化学式为CH3―O―CH3,作为最简单的脂肪醚,具有醚类的一般化学性质,可以发生氧化、甲基化、羰基化、加成等化学反应。二甲醚在加热或辐射条件下可分解成甲烷、乙烷、甲醛、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2 LPG中DME检测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在众多二甲醚分析检测的方法中,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agraphy,简称GC)检测LPG中DME的报道较多。气相色谱仪配备FID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或者TCD热导检测器,由色谱柱将试样中液化石油气各组分及二甲醚分离,根据数据处理系统记录下的各组分的峰面积、峰高及保留时问,用外标法或者校正归一法定量计算微量二甲醚的含量。本文通过对已有的LPG中DME的分析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对比总结,为DME的分析检测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微量二甲醚国家标准的确定奠定基础。
李东刚等[1]选用HP-1型非极性毛细柱,FID检测器,利用二甲醚易溶于丙酮的性质,使LPG中的DME被丙酮吸收,采用外标法对DME进行测定。二甲醚含量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工作曲线范围上限为30.0%。该方法将气体的组成分析转化为液体组分分析,不仅在仪器配置方面降低了要求无需配备气体进样阀,同时借助自动进样器可大大提高分析效率。
单晓萍等在研究中对填充柱和毛细柱进行了实验,通过对比TCD检测器-GDX-104填充柱、FID检测器-GDX-101填充柱、FID检测器-AL2O3毛细柱三种色谱条件,选用TCD检测器,正辛醇键和的硅胶固定相的不锈钢填充柱,组分分离效果最好且保留时间短,检测范围在50×10-6-100×10-2(V/V)。李薇等[2]选用CP-Porabond Q毛细柱(25m×0.32mm×5μm)测定混合燃料中DME和LPG的组分含量,采用微量液体进样阀直接液相进样,保证了进样了准确性,测定结果存在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余德清等也在对不同型号规格的毛细柱用于检测LPG中DME的含量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在PLOT/Q、HP-5和HP-PLOT/Al2O3三种色谱柱中,选用HP-5毛细柱,液化气组分无法分离,DME色谱峰拖尾严重;选用HP-PLOT/Al2O3柱,LPG组分分离好,但DME色谱峰也出现严重拖尾,无法准确定量;选用PLOT/Q毛细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正戊烷、异戊烷、DME等组分都可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
同样,AN Hua等经实验也进一步确认了PLOT/Q柱的可行性。该色谱柱键合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极性介于porapak-Q和porapak-N色谱柱之间,对LPG以及DME各组分都有很好的分离效果。为了进一步确定检测条件,黄银波等[3]选用HP PLOT-Q毛细管色谱柱(0.53mm×30m,0.4μm),六通阀进样,利用气化系统(水浴管线长1m,恒温水浴50℃)将试样气化,进一步确定了操作条件,检出限可达0.0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