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餐桌上浪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餐桌上浪费

浅谈餐桌上浪费   摘 要 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实际行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请客吃饭已是常事,而离场时餐桌上剩下大量的饭菜成为一种常态。餐桌上的浪费,近年来日益严重,影响日趋恶劣。“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引以为豪,但“餐桌上的浪费”却值得我们反思。如何让浪费不再上演,发展实现节约型社会,值得我们认真深思。本文通过餐桌上的浪费现象,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减少餐桌上浪费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浪费 消费 消费者 立法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故有“舌尖上的中国”一称,这值得我们自豪。可现在更引人关注的是“餐桌上的浪费”。“自家人吃饭,剩的打包带走,考虑的是节约;朋友间请客,剩的就算了,顾忌的是面子;公家请客,那干脆是山珍海味多多益善,不管吃不吃得下,只要排场够味,至于剩多剩少,没人心疼,因为是公款消费。”这就是一部分中国人目前奉行的餐桌哲学。毋庸讳言,在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餐桌上的浪费是一个极其不和谐的现象。这与中国几千年来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勤俭节约、杜绝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实际行动,如何让浪费不再上演,实现节约型社会,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餐桌上浪费的现象   据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仅餐饮业一项,我国每年就要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5000万人吃一年。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课题组曾对大、中、小三类城市,共2700桌不同规模的餐桌中剩余饭菜的蛋白质、脂肪等进行系统分析,保守推算,我国仅餐饮浪费食物中的蛋白质一年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豍   一个仍处在发展中的大国,一个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及困难群众的国家,奢华浪费之风却开始蔓延。这种“舌尖上的浪费”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对近百家餐饮企业的调查示,80%的浪费来自于公款消费和商务宴请,20%的浪费是由于团拜会和婚宴,家庭大众消费则相对浪费较小。   二、餐桌上浪费的原因   (一)虚伪的面子观念。   日常生活中人们宴请酒席浪费现象严重,每桌一般有20多个菜品。沉浸在喜庆气氛中的人们忙于举杯共饮,已经没有多大的空间用来吃菜,一顿饭下来,菜品剩下一大半,有的甚至动也没人动一下。这往往正是主人高兴的“现象”,认为剩菜越多,越放心,越有面子。可是,浪费现象实在让人心寒。   有的是朋友请客好面子,追求豪爽不讲究。考虑到老朋友见面,几个人到酒店吃饭,点了不少大菜,即使剩下50%以上的饭菜,碍于面子,谁也不愿意打包带回家。   有的是商业行为而请客,认为在客户面前一定要显得阔气,剩菜“打包”,会让对方觉得主人小气,这桩生意可能就“黄”了。   2004年“世界粮食日”期间,北京某社会经济调查公司对京沪两市市民在就餐时的浪费现象进行了一次入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45%的被访者竟然对浪费粮食的行为持认可的态度,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新鲜的都来不及吃,更别说吃剩的,认为吃剩菜剩饭的年代早已过去了。尤其是年轻人,更体会不到这饭菜后付出的艰辛劳动 。   有许多酒店已经开始倡导“节俭风”,提倡消费者“打包”,但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愿意这样做。即使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我们也没有浪费粮食的资本,仍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厉行节约,珍惜每一粒粮食。   (二)敏感的卫生观念。   日常生活中,人们参加家人聚餐,一般会餐后打包,浪费少,但宴请外来客人时很少打包剩菜,浪费多。现在人们的卫生意识提高,再加上流行传染病日益频发,大多人认为与不熟的人共同用餐,对他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熟悉,大家都夹过的菜就不愿再往家带。同时现在大家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都了解到一些健康养生的知识,考虑到剩菜没有营养而且容易变质,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人不会选择打包。   (三)奢侈的公款消费。   部分人认为公款吃喝不花自己的钱,又可以吃的潇洒。在公务或商务用餐时,对于吃不完的饭菜,根本不心疼,签单就走。因此,打包的人就越发少了。最近,有关公款消费中的各种漏洞也频频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有人表示,“签单”消费是公款吃喝的一种主要形式,很多单位都有自己的定点消费酒店,在这里公款吃喝不用当场“埋单”,只需凭一支笔“签单”即可,因为不用自己掏腰包,所以大吃大喝起来一点也不心疼,点起菜来没完没了,喝起酒来无止无休,等到年终结账时,只需在单位的招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