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民族观研究术语演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船山民族观研究术语演变

王船山民族观研究术语演变   [关键词]王船山,民族观,研究术语,述评   [中图分类号]B2 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0-0107-04      明清学者王船山,著述极为宏富,其学术思想对后人极具启发意义。从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开始,历经三百年多年,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研究船山。由于研究者众多,研究成果繁杂,因而在船山学研究史中的相关术语也复杂多变,随时代发展在语言表达的形式、意义、范畴等方面都不尽相同。   本文对涉及王船山民族观研究的关键术语进行收集和分析,试图体现时代发展变化对术语演变的影响。      一、王船山民族观研究术语演变表现      1、“尊王攘夷”观。清康熙年间至光绪中期(1692―1892年),船山思想因洋务思潮被发现,洋务派汲取了船山的尊王攘夷观,又在新历史条件下避免其狭隘性,把“华夷大防”发展为“华洋并举”。   2、尊黄思想。辛亥革命前期,尊“黄”之风大盛。究其来源,归结于王船山的《黄书》。   1665年,王船山撰成《黄书》,别具心裁地将远古传说中的黄帝改造成为汉民族的独家种族始祖,并通过热情讴歌黄帝时代的辉煌政绩,对汉民族政权的由盛入衰进行了沉痛反思。他在《黄书?原极第一》中提倡严夷夏之防,曾尊奉黄帝为华夏域之奠立者,将人类与万物、汉族与外族、群体与朋党的严格区分视为天、地、人三极必须遵循的永恒准则。“不自畛以绝物,则天维裂矣;华夏不自畛以绝夷,则地维裂矣;天地制人以畛,人不能自畛以绝其党,则人维裂矣。是故三维者,三极之大司也”。这样就在华夏与夷狄之间,建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王船山认为一旦这道屏障遭到破坏,作为汉族的君长就应该像蚁王一样,统率自己的人民御敌自保。与此相适应,王船山提出了“仁以自爱其类,义以自制其伦”《黄书?后序》的仁义观,并将汉民族的整体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提出了君主“可禅、可继、可革,而不可使异类间之”《黄书?原极第一》)的命题。这便是“尊黄”思想的源泉。   受船山思想影响,用“寻根”的方式,标榜“炎黄世胄”,以激发民族感情,是清末革命派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用“黄帝纪元”刊行《黄帝魂》,不少革命者还纷纷以“黄”字自名。1903年秋,上海的革命者刊印王船山的《黄书》,并发表《黄帝纪年说》一文,其中云:“敌蹈隙,入主中原……欲保汉族之生存,必以尊黄帝。黄帝者,汉族之黄帝也;以之纪年,可以发汉族民族之感受。”同年《江苏》杂志、《国民日日报》《二十世纪之支那》等革命报刊分别刊登黄帝肖像,并公开使用黄帝纪元。1904年,刘光汉追踪《黄书》,发表《攘书》,旨在攘除清王朝,再造华夏。同年,黄菊人辑录《革命军》《猛回头》《警世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王船山史说申义》等二十一篇反满文章,刊行《黄帝魂》一书。1905年,黄节在《国粹学报》上连载“黄史”,表彰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张煌言、郑成功等历代汉族爱国英雄。   在1903-1905年间,在尊黄排满思潮的影响下,当时不少革命者纷纷以“黄”字自名,如陈天华笔名思黄,秦力山笔名巩黄,黄菊人笔名黄藻,章士钊笔名黄中黄,黄帝子孙之一人……以“尊黄排满”“光复汉室”为表象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已形成一股强劲无比的潮流。一句话,清末革命派的尊“黄”思想和民族独立自强思想,明显带有《黄书》影响痕迹脚。   3、汉民族光复思想。在革命派阵营中,较早接受王船山民族光复思想的人是章太炎。据章氏自定年谱1897年条目云:“衡阳者,民族主义之师;余姚者,立宪政体之师。……康氏之门,又多持《明夷待访录》,余常持船山《黄书》相角,以为不去满洲,则改政变法为虚语,宗旨渐分。”   1902年,章氏在《馗书?原人篇》中承认“观于《黄书》,知吾民之出于轩辕”。同年,他又在《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书》中写道:“自永历建元,穷于辛丑,明祚既终,则炎黄姬汉之邦族,亦因以澌灭。”这是革命派师承王船山的民族光复思想、奉黄帝为汉民族始祖的早期文字记录。   4、尊黄排满社会思潮。王船山的民族光复思想因适应清末革命排满的政治需要而得到广泛传播,并通过革命派的推波助澜,酿成为1903至1905年间尊黄排满的巨大社会思潮。   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清末革命排满宣传中的扛鼎之作,这些论著高擎革命排满、救亡图存的大旗,以西方的民主思想为体,以中国的攘夷思想为用,熔民主政治革命和民族革命于一炉。在民族革命宣传中,以各自的表达方式,将《黄书》的尊黄攘夷思想、民族独立自强思想以及君主“可禅、可继、可革,而不可使异类问之”的命题巧为改造,无限夸张,发挥到了极至。   由此发轫,革命派掀起了一股尊黄排满思潮。这股思潮既是中国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