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粗缩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玉米粗缩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摘要 通过近3年来对泰州市玉米粗缩病发病田块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该病在泰州市的发病规律,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选择高产抗病品种、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种方式、播栽前搞好耕翻灭茬、生长期间加强管理等农业综合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其根本是要认真防治好灰飞虱,杜绝该病的毒源。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发生特点;防治技术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20世纪80年代这种病害在我国基本被控制。但是,自90年代以来,随着栽培制度和品种的更新,在我国黄淮海、西北和东北的辽宁省等地区危害呈上升趋势。2004年以来,包括泰州在内的江苏省不少地区,多年发生较轻的玉米粗缩病在不少县、区流行,少数地区出现了绝收田块,引起了多起供种部门与农户之间的纠纷。该病的流行已成为制约本地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对该病的防治也有不少报道[1-4],但对其在不同熟制、区域、品种、播期间的发病特点的调查报道较少。笔者通过对泰州市玉米粗缩病发病情况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1 发病特点
1.1 不同熟制间的差异
泰州市常年种植玉米面积1万公顷左右,平均单产7 500kg/hm2,总产70多吨,其中,春玉米面积占65%-70%,夏、秋玉米约占30%-35%。2004-2006年对泰州市不同熟制的玉米田块调查中发现,该病以夏玉米发病程度最重,其次是秋玉米,春玉米发病相对很轻。2004年受调查的玉米面积5 067hm2,发病面积为3 073hm2,占总面积的64.4%,基本都是夏玉米。
1.2 不同区域间的差异
在我市以地处里下河地区的姜堰市和兴化市发病较重,其中姜堰市最重。该市2005年1 333.3hm2夏玉米100%发病,其中严重发病面积占85.2%。在典型调查解剖的18块田共75hm2玉米中,平均发病株率41.7%,变幅20%-81.7%,发病面积中,产量损失平均达45%;2006年该市的苏陈、华港等地严重发病田块,单产不足1 200kg/hm2,给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005年兴化市调查在田玉米面积为2 113.3hm2,发病面积840hm2,占在田玉米总面积的37.9%,其中800hm2夏玉米发病面积达80%以上,典型调查田块平均发病株率为17.8%,其中株发病率30%以上的田块占调查玉米面积的16.8%,发病株率在20%-30%的面积占39.3%。发病株率10%以下的占18.3%。兴化市的竹泓镇舒余村等少数地区出现了成片绝收田块。泰兴、靖江两市夏秋玉米面积较小,发病比例较小,仅占调查面积的5%-10%。
1.3 不同品种间的差异
全市玉米品种类型较多,有饲用收枯玉米和鲜食玉米,有普通玉米和甜、糯玉米,熟制上有春、夏、秋播玉米。全市玉米品种约有20多个。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粗缩病的抗性强弱不同,以登海9号和郑单958发病较重,其次是登海3号、鲁单538、掖单13,发病相对较轻的有农大3138、东单60和西玉3号。
1.4 不同播期间的差异
2004年4月上中旬播的7 800hm2春玉米,由于感病期与灰飞虱传毒期正好错开,所以很少发病。而在5月下旬播种的3 133.3hm2夏玉米处于幼苗期,成为灰飞虱继三麦收获后的新寄主,因此发病较重。
2 发病症状
通过调查排队发现,在我市发生的玉米粗缩病发病症状有3种:一是个体“粗缩”似“万年青”形状。这种形状的玉米病株在三叶期左右即开始感染发病,病株矮小,仅30-40cm,节间粗短,叶片簇状对生,叶色深绿,农民称之为“万年青”,这种植株不能抽雄,甚至死亡。二是多果穗。这种玉米发病较迟,植株能抽雄和抽穗,但不能授精结实或很少结实,形成瘦小的多个果穗,花丝延长,植株高度仅为健株的2/3左右。三是“条纹矮缩”。典型植株的叶片呈黄绿相间的条纹状,叶片较短而窄,植株矮缩,高度是正常植株的一半左右,基本不能结实或籽粒缺位较多。
3 发病原因
近年来,灰飞虱在小麦、大麦、杂草等寄主田里越冬存活量增大,且带毒率增高,在为害水稻产生条纹叶枯病的同时殃及玉米。因为此时是麦后接茬玉米幼苗期,茎叶柔嫩,抗病能力相对较弱,最易被灰飞虱叮咬而感染病毒。因此,近几年来,在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暴发的同时,通过对玉米田间灰飞虱为害田块的调查分析,探明玉米粗缩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灰飞虱为害后受病毒感染引起发病的。因此,带毒的灰飞虱为害是导致我市玉米粗缩病大发生的主要根源。
4 综合防治技术
4.1 农业防治
4.1.1 选择高产抗病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对玉米粗缩病的抗性表现不一,结合大面积生产情况,我市玉米应选择农大3138、苏玉19、东单6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