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和脱落酸在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作用.docVIP

生长素和脱落酸在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长素和脱落酸在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作用

生长素和脱落酸在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作用   摘要:草莓果实是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关于其发育成熟的机理研究较少。以八倍体草莓甜查理为试材,分析了果实发育过程中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的含量,同时用ABA和IAA处理转色期的草莓果实,发现ABA能加速果实着色软化,抑制IAA的积累;相反IAA抑制果实着色软化,抑制ABA的积累。进一步分析表明ABA能降低IAA合成代谢路径中基因的表达水平,而IAA能降低ABA合成代谢路径中基因的表达水平。ABA能促进果实成熟相关基因的表达,包括与果实上色有关的基因如查尔酮合酶等,和与果实软化有关的基因如伸展蛋白基因等;但IAA表现为抑制。果实上色与软化直接影响草莓成熟进程。这些结果说明ABA和IAA协同调控了草莓果实的发育进程,为以后草莓果实品质的改善和育种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草莓果实;脱落酸;生长素;基因表达   中图分类号:S668.404;S48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11-0173-04   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是一种重要的鲜食和加工水果,具有可口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1]。草莓在成熟过程中无特定的呼吸峰和乙烯峰,由于其有体积小、易于传代、营养生长期短和果实生长迅速(果实成熟只需要1个月左右)的特点,草莓因此成为研究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机理的模式植物[2-3],也是大规模的番茄成熟机理研究之后把大量有关成熟基因用于基因功能分析和转基因研究的又一重要的水果种类[4-5]。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草莓属于典型的非呼吸跃变型果实[6-7]。植物激素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不仅能促进草莓果实对糖的吸收[8-9],而且在草莓果实成熟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6,10-12]。ABA在其他非呼吸跃变型果实中也起着核心作用,比如在樱桃果实成熟过程中,ABA参与了果实的生长发育与成熟;柑橘成熟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ABA;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ABA参与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的调控[13]。与大量的关于ABA对果实成熟调控的报道不同,作为一个经典的植物激素――生长素(auxin,IAA)的作用并未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有过多的研究。IAA与ABA作用相反,能延迟植物的衰老死亡。很多的证据表明,在果实的后熟过程中,果实全熟前IAA的含量持续下降直到最低水平为止。陈昆松等分析认为猕猴桃果实中内源IAA的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呈下降趋势,随着IAA含量的下降,开始出现乙烯跃变峰[14]。用IAA处理猕猴桃果实能促进内源IAA的积累,使ABA水平下降,推迟ABA峰值出现,最后延迟果实的软化成熟。在许多果实中,成熟总是伴随着IAA含量的下降。田建文等研究柿子中激素含量的变化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15]。因此,他们认为果实在完全成熟前,IAA必须先经过氧化以降低在果实中的含量,果实才能成熟。周丽萍等的研究也认为IAA水平的下降可以导致细胞对乙烯更为敏感[16];IAA可使呼吸跃变型果实延迟成熟,果实开始全熟是由于IAA失去了激素的作用所致,但其机理并不清楚。   本研究通过对甜查理草莓果??成熟过程中内源ABA和IAA含量的动态变化,外源ABA和IAA处理对草莓果实成熟的影响,对ABA和IAA与草莓果实成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杜克拉草莓(Fragaria×ananassa‘sweet charlie’),于2014年取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采集花后7~28 d的果实,参照文献[17],将果实划分为 7个时期:小绿(幼果期,花后7 d)、大绿(大果期,花后14 d)、浅绿(绿熟期,花后18 d)、纯白(白熟期,花后21 d)、始红(始熟期,花后 23 d)、片红(转色期,花后25 d)、全红(成熟期,花后 28 d)。每个时期样品设置3个重复。摘取鲜样后立即用刀片将果肉与种子分离,收集果肉液氮冷冻,贮存于-80 ℃超低温冰箱中待用。   1.2 总RNA的提取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   用EASYspin植物RNA快速提取试剂盒(北京博迈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取草莓果实中的总RNA。以提取的总RNA为模板,利用Clontech SMARTTM Library试剂盒(美国Clontech公司)合成cDNA第一链用于扩增基因片段。   1.3 草莓果肉中ABA含量和IAA含量的测定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果肉中ABA和IAA含量。从冰箱中取各时期果肉,称取0.5~1.0 g样品,加入提取液,于冰浴中研磨匀浆,转入10 mL试管中,分次用2 mL提取液冲洗研钵,一并转入试管中,摇匀置于4 ℃冰箱中浸提4 h后1 000 g离心15 min,收集上清,沉淀中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