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防菌XM―10培养基优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防菌XM―10培养基优化

生防菌XM―10培养基优化   摘要:针对从土壤中筛选出的抑菌谱较广的生防菌XM-10进行了培养基的优化研究,旨在为其应用于现代农业进行生物防治药剂的开发生产奠定基础。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对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和初始pH值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供试的材料中,培养生防菌XM-10的最佳碳源是全麦粉,最佳氮源是大豆粉,最佳初始pH值是8.5,即其最优的培养基配方是全麦粉30 g、大豆粉11 g、K2HPO4?3H2O 0.5 g、MgSO4 0.5 g、FeSO4 001 g、NaCl 0.5 g、水 1 000 mL,初始pH值 8.5。   关键词:生防菌;培养基;正交试验;碳源;氮源   中图分类号: S476.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6-0215-02   收稿日期:2015-05-08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编号:QN2014323)。   作者简介:唐蕊(1976―),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教授,从事微生物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xtxytr@126.com。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日益重视,现代农业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主流,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具有安全、无残留、无污染等优点,已成为重要的防治手段。而其中利用生防菌对植物病害进行生物防治研究是当前的一大热点,并且一些抑菌效果显著的生防菌已经开发应用于农业生产。如美国用于防治大豆、麦类、棉花等作物多种病害的有4株枯草芽孢杆菌获得环保局商品化或有限商品化生产应用许可[1];德国开发了用于防治莴苣的核盘菌菌核病的商品制剂ContansWG[2];意大利研制了用于防治镰刀菌属病害的Biofox C[2];澳大利亚开发了用于防治麦类和胡萝卜等作物土传病害的枯草芽孢杆菌A-13[3];南京农业大学研发了用来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麦丰宁”[4]和用于防治白菜软腐病的“菜丰宁”[5],中国农业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合作研发了对小麦、白菜、烟草等作物的土传病害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百抗”[6]等。本试验针对从土壤中筛选出的抑菌谱较广的生防菌XM-10进行了培养基的优化研究[7],旨在为其应用于现代农业进行生物防治药剂的开发生产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生防菌XM-10(邢台学院微生物实??室分离保存)。   1.2方法   1.2.1碳源的筛选以高氏1号液体培养基为基础,分别以15、20、25、30 g/L不同的单一碳源(葡萄糖、蔗糖、玉米粉和全麦粉[8])和混合碳源[9](葡萄糖+玉米粉、葡萄糖+全麦粉,其中葡萄糖含量设置为2 g/L)代替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中的碳源(20 g/L可溶性淀粉),其他成分不变,设3个重复,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摇瓶发酵培养5 d后,测定菌体干质量。   1.2.2氮源的筛选以最佳碳源为基础,以硫酸铵、硝酸钠、大豆粉和蛋白胨[8-9]代替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中的氮源(硝酸钾1.0 g/L),浓度如表1,其他成分不变,设3个重复,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摇瓶发酵培养5 d后,测定菌体干质量。   表1不同氮源梯度设置   水平   梯度(g/L)   硫酸铵硝酸钠蛋白胨大豆粉   3.0   21.01.05.05.0   7.0   42.02.09.09.0   1.2.3初始pH值采用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在其他培养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培养液初始pH值分别调至3.0、5.0、7.0、9.0、11.0,设3个重复,摇瓶发酵培养5 d后,测定菌体干质量。   1.2.4正交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碳源、氮源、pH值3因素设置3个水平(表2),选择正交表L9(34),进行液体菌种培养基优化试验。摇瓶发酵培养5 d后,测定菌体干质量。   2结果与分析   2.1碳源的筛选   在不同的碳源条件下,生防菌XM-10的生长状况不同。由图1可见,生防菌XM-10在蔗糖中生长量最低,而在全麦粉中,在不同浓度下,其菌体生长量水平均高于其他几种碳源,由此可知全麦粉对生防菌XM-10生长最有利。由于全麦粉在图1中菌体干质量呈增长趋势,为找出其最高点,增设35、40 g/L这2个梯度重复试验,结果见图2。从图2可以得知生防菌XM-10在全麦粉添加量为 30 g/L 时,菌体生长量最大,为19.104 mg/mL,故30 g/L为全麦粉添加量的最佳值。   2.2氮源的筛选   在不同的氮源条件下,生防菌XM-10的生长状况差异显著。由图3可知,生防菌XM-10在硫酸铵和硝酸钠中生长量较低,且曲线比较平缓,在蛋白胨和大豆粉中,随着浓度3~7 g/L时其生长量呈直线增长,7~9 g/L时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