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不同组合生物菌γ―聚谷氨酸腐殖酸新型肥料在小麦生产上应用.docVIP

添加不同组合生物菌γ―聚谷氨酸腐殖酸新型肥料在小麦生产上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添加不同组合生物菌γ―聚谷氨酸腐殖酸新型肥料在小麦生产上应用

添加不同组合生物菌γ―聚谷氨酸腐殖酸新型肥料在小麦生产上应用   摘要:在复混肥料基础上,添加生物菌、腐殖酸、γ-聚谷氨酸的不同组合搭配,形成4种新型肥料,在小麦大田上进行肥效试验,通过观察小麦植株个体长势长相和群体生长发育变化,测定小麦经济性状和实际产量,分析不同组合搭配添加物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抗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γ-聚谷氨酸生物菌、γ-聚谷氨酸腐殖酸、γ-聚谷氨酸生物菌腐殖酸组合的处理,有促进分蘖、提早返青、延长灌浆期的作用,小麦植株健壮茂盛,生长势强,株型匀称紧凑,茎秆粗实,分蘖力强,成穗率、复混肥料是作物生产上使用最多的一种肥料,占作物种植中农业投入品的比例也最大。近年来研究表明,生物菌、腐殖酸、γ-聚谷氨酸单独配合复混肥料施用,均有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的功效[-8];但将这3种物质搭配组合与复混肥料配合施用的效果如何,却鲜见报道。本研究在复混肥料基础上,添加生物菌、腐殖酸、γ-聚谷氨酸的不同组合搭配,形成4种新型肥料,按照《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的要求,在小麦大田上进行肥效试验,通过观察小麦植株个体长势长相和群体生长发育变化,测定小麦经济性状和实际产量,分析不同组合搭配添加物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抗性等方面的影响,以寻找出最优搭配、最佳肥料应用效果的配方,以期为研发肥料提供科学依据[9]。   材料与方法   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于203年0月至204年6月在安徽省含山县环峰镇张公社区进行。   2供试土壤   试验地土壤为沙泥田土种,质地中壤,有机质含量 254 g/kg,碱解氮含量23 mg/kg,有效磷含量 29 mg/kg,缓效钾含量32 mg/kg,速效钾含量07 mg/kg,有效铁含量746 mg/kg,有效锰含量495 mg/kg,有效铜含量282 mg/kg,有效锌含量24 mg/kg,有效硼含量 052 mg/kg,有效硫含量465 mg/kg,pH值6。前茬一季稻,产量水平8 550 kg/hm2。   3供试作物   供试作物小麦,品种扬麦3号。   4供试肥料   供试肥料由马鞍山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提供。将复混肥料造粒包膜后,添加γ-聚谷氨酸(南京工业大学提供)生物菌剂[香港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提供,以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主的微生物菌剂,以下简称生物菌]组合、γ-聚谷氨酸腐殖酸组合、生物菌腐殖酸组合、γ-聚谷氨酸生物菌腐殖酸组合,形出4个新肥料产品。产品总养分≥35%(N、2O5、K2O含量分别为6%、8%、%)、腐殖酸≥4%、γ-聚谷氨酸≥025%、有效活菌数≥800万个/g。   5试验设计与安排   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处理,总养分35% (常规施肥);处理2,总养分35%γ-聚谷氨酸生物菌;处理3,总养分35%γ-聚谷氨酸腐殖酸;处理4,总养分35%生物菌腐殖酸;处理5,总养分35%γ-聚谷氨酸生物菌腐殖酸;对照为不施任何肥料。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30 m2,试验区四周有保护行,整块试验地面积700 m2。各小区施肥量600 kg/hm2。   供试小麦于203年0月3日播种,播种量 80 kg/hm2。播种前,各小区供试肥料作基肥一次性随整地施下。除对照外,上述各处理除基肥外,其他追肥及田间管理措施完全一致。204年月4日,施尿素75 kg/hm2作分蘖肥;3月6日,清理“三沟”防渍害;4月8日,施氯化钾 375 kg/hm2、尿素75 kg/hm2作拔节孕穗肥;4月20日用多酮喷雾防治赤霉病次;6月4日考种;6月5日分小区收获小麦。   2结果与分析   2不同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从表可见,与处理、4相比,处理2、3、5分蘖期提前 d,返青期提前 d,拔节期延后~2 d,抽穗期延后2~3 d,齐穗期延后2~3 d。对于完熟期,处理3、5较处理延后 5 d,处理2较处理延后4 d。对于全生育期,处理3、5最长,为28 d,处理2次之,为27 d,处理4为25 d,处理6生长发育不良,但熟期与处理一致。这表明处理2、3、5有促进分蘖、提早返青、延长灌浆期的作用;处理4的该类作用相对较弱。   结实率高,增产效果显著;添加γ-聚谷氨酸腐殖酸、γ-聚谷氨酸生物菌腐殖酸组合的新型肥料,还表现出成大穗的作用;添加γ-聚谷氨酸腐殖酸组合对总养分35%(N、2O5、K2O含量分别为6%、8%、%)复混肥料的田间肥料效果增值最大。   关键词:生物菌;γ-聚谷氨酸;腐殖酸;新型肥料;肥效   中图分类号: S44;S520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002-302(204)2-0096-03   从表2可见,在株高方面,处理3、5达92 cm,较处理、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