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宋代科举迷信及其对士人影响
略论宋代科举迷信及其对士人影响
[摘要]宋代的科举迷信有祈梦、算命、看相、占卜和所谓因果报应等各种表现。与唐代相比,宋代的科举迷信尤为盛行,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宋代科场竞争空前激烈,无法把握自己在科场上的命运,从而给士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们迫切希望预知吉凶,并求得神灵的保佑;二是科举考试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亦即“幸与不幸”的存在,助长了命运说的流行;三是有人借助科举迷信宣扬因果报应,以劝世人积德行善,对科举迷信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科举迷信不足信,且它对考生所产生的消极面也大于积极面,因而必须加以破除。在今天,科举制度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只要有考试,就会有竞争,就会对考生产生精神压力,就容易出现各种考试迷信,从而阻碍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因此,考生只有破除各种考试迷信,以真才实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考,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关键词]科举考试;应试士人;科举迷信;心理素质
中国科举制度自唐代正式形成以后,入宋始大盛,各种科举迷信也随之出现,这在南宋人洪迈(1123―1202)所著的《夷坚志》中有大量记载,并常见之于其他一些野史、笔记中。那么,科举迷信主要有哪些表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对士子有怎样的影响?这些似乎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对今天改进考试制度和读书人正确地调节应考心理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科举迷信的各种表现
洪迈,字景卢,号容斋,南宋饶州鄱阳(江西波阳)人,绍兴十五年(1145)登第,历官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敕令所删定官、起居舍人、知州、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翰林学士等,并参与国史的修撰,后以端明殿学士致仕。他知识渊博,阅历丰富,尤熟于宋代掌故,对野史的搜集更是情有独钟。洪迈论著宏富,《夷坚志》是其中一种,名取《列子?汤问》“夷坚闻而志之”语意,主要记载由传闻所得的各种怪异之事。书中有许多篇章透过神仙鬼怪故事和奇闻轶事,反映了宋代与科举有关的人事与科举迷信。虽然这部志怪小说并非信史,但对人们了解当时的各种社会现象,包括科举制度下士人的应举心理,都有一定帮助。
根据是书所载,并参考宋人的一些笔记所录,兹将宋人的科举迷信主要归纳为以下四大类:
第一,祈梦。又称祷梦、求梦、乞梦,即士人在应试前,向自己所信奉的神祗祈祷祝福,请求以托梦的形式告诉是举吉凶。北宋时,京城开封有二相公庙,据说十分灵验,特别是举子问得失,“尤应答如响”。因为一般祈梦者须预宿其中,故某些寺院专门建有“祈梦馆”,以适应士人祈梦的需要。
从有关记载来看,宋代士人应试前的祈梦活动非常普遍,据说得佳梦者往往能获取科第,得噩梦者则多半不第。兹举数例于下:
(1)徽宗崇宁二年(1103),霍端友、胡献可、柴天因三人人京赴试,同往二相公庙求梦,皆得诗二旬。霍诗曰:“已得新消息,胪传占独班。”柴诗曰:“一掷得花王,春风万里香。”胡诗曰:“黄伞亭亭天仗远,红绡隐隐凤鞘鸣。”。既而霍考取进士第一人,其他二人皆进士及第。
(2)绍兴八年(1138),莆田(今属福建)士子黄师宪与同乡陈俊卿赴省试,途经建安(福建建瓯),黄诣李侯庙谒梦,梦神告曰:“不必吾言,只见陈俊卿已说者是已。”黄至临安(浙江杭州),询其得失,陈不知其所以然,拒不作答,黄逼之不已,陈怒,大声说:“师宪做第一人,俊卿居其次,足矣。”E21490黄大喜,后果如所言。
(3)真德秀会试于行都,祈梦于吴山梓潼庙,题其鼓曰:“大扣则大应,小扣则小鸣。我来一扣动,五湖四海闻其声。”是夜得吉梦,其年果及第。
(4)“李知畿少时,祈梦于梓潼神。是夕,梦至成都天宁观,有道士指织女支机石曰:‘以是为名字,则及第矣!’李遂改名石,字知畿。是举过省。”
(5)建安士人胡原仲,宣和中赴省试,中途得一梦,对一长诗,其中一句是“不逢尧舜世,终此若鸟闲”。念之不乐,认为自己刚事进取,就得“鸟闲”,必定老死布衣,遂不想应举。后经诸友强劝,才勉强赴试,“竞不第”。
第二,看相、算命、问卜。在宋代,有一批被称为卜者、日者或术者之人,专门以看相、算命和占卜为生,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周游四方行业,有一部分人则在称为h肆的固定场所行业。北宋开封的大相国寺,南宋临安的城隍山一带,都是卜者集中之地。每当乡试或省试前夕,多数士人会向他们询问前程。卜者语言圆滑,往往模棱两可,但也有被完全说中者。兹略举数例于下:
(1)张士逊曾谓范镇曰:“某举进士时,(与)寇莱公同游相国寺前,诣一卜肆。卜者曰:‘二人皆宰相也。’既出,逢张相齐贤、王相随,复往诣之,卜者大惊曰:‘一日之内而有四人宰相。’相顾大笑而退。因是卜者声望日消,亦不复有人问之,卒穷饿以死。四人其后皆为宰相。”
(2)士人何栗与同舍生黄君诣日者孙黯处问命,黯以为:“命极贵,不惟魁天下,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对光伏发电项目的合理化建议.docx VIP
- 工程管理导论课件P1038.pptx
-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四章现代战争第三节 机械化战争.ppt
- ppt8 曹一鸣——面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学教一体化研究.pdf VIP
- 【百家讲坛】大隋风云下部(十三)朝廷五贵.docx VIP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课件.pptx VIP
- 2025年度临港新片区文员招聘4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优秀课堂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个人简历表格空白word.doc VIP
- 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4册 U6习题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