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调研:瓦亭镇罗沟村创新模式建设新农村的调查ic.doc

lc调研:瓦亭镇罗沟村创新模式建设新农村的调查ic.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c调研:瓦亭镇罗沟村创新模式建设新农村的调查ic

对瓦亭镇罗沟村创新模式建设新农村的调查 第27期 内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年八月二十日 ? 编者按:日前,县政府办组织规划等相关单位深入瓦亭镇罗沟村就该村创新模式建设社区型宜居新村的做法进行了调研。罗沟新村虽然还在建设期,新村功能、成效还未显现,但是它对我县新农村建设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代表着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发展模式。现予刊发,供参阅。 强力打造社区型宜居新村 ——对瓦亭镇罗沟村创新模式建设新农村的调查 瓦亭镇罗沟村与师岗镇西坡村、淅川县厚坡镇韦集村毗邻,辖8个村民小组,350户1115人,耕地面积4000余亩,年人均收入达4000余元,烟叶和劳务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收入。罗沟村岗坡、丘陵、平原三种地形共存,农民居住分散、交通生产条件较差、社会服务受到严重限制,导致“代代建新房、争建路边房”和“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今年以来,瓦亭镇探索采取合村并点建新村的办法,以罗沟村为试点,着力打造具有吸引力、承受力、生命力的社区型宜居新村。罗沟新村总体规划200户,计划三年全部建成,目前8排24户的主体结构正在进行,建设进展顺利。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科学规划。一是做到超前规划。按照“打造农家宜居新村,圆农村人城市梦想”的指导思想,聘请国家一级设计师深入罗沟村实地考察,体察村情,了解民意,把农村特点和城市风味充分结合,按照社区型宜居新村进行规划设计,确保风格上符合发展潮流,功能上符合农村实际。二是借鉴先进经验。组织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邓州、新乡等地考察学习新农村建设,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吸收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鼓励、带动村民主动投身新农村建设。三是充分体现民意。规划方案出台后,多次召集乡人大代表、村组长、致富能人、烟叶大户、外出务工代表就新村建设规划进行讨论,征求各个方面对新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完善规划方案。 (二)破解土地难题。罗沟村人多地少,新村建设200户约需耕地100亩,一期24户就需耕地15亩。为破解土地制约因素,该镇立足实际、结合政策,合理调配所需土地。一是实施土地置换。罗沟村采取以村集体50亩土地进行置换的方式,解决了第一批新村建设用地,确保新村建设开局良好。二是“引、堵”并举。所谓“引”,就是镇村搞好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以良好的环境吸引农民建房;所谓“堵”,就是在宅基地审批上,对新村外所有新建房户的宅基地不予审批,促使有条件的新建户在新村内建设住宅,着力解决“建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三是争取项目。该村利用空心村整治和荒地复垦项目,合并四个自然村,整治两个空心村,复垦耕地800亩,确保土地占补平衡,从而保证新村建设的后续用地。 (三)抓好资金运作。一是政府引导。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该镇投入近50万元,用于规划和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新村建设打好基础,吸引群众投资建新房。二是项目整合。利用烟叶大村的优势,积极向上争取烟水配套、新村电力、安全饮水等涉农政策性项目,完善新村基础设施,提高新村建设标准。三是农民自筹。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农民的主体作用,由农民自筹资金建房。同时,为了规范建设和节约成本,实施建筑成本统一核算,工程造价张榜公布,统一组织施工,入住农户分批付款制度,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实行村管理、镇监督,并选择本村长期在外从事建筑行业的老板牵头组织施工,既能有效保障建房质量,又降低了建房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四是市场运作。对新村内规划的幼儿园,学校、超市、卫生院、邮政代办等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办法进行建设。 (四)健全社区功能。一是高标准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对新村内的主次道路,按照主干道到10米、次干道7米的标准进行硬化、绿化、亮化,并建设统一的排水系统,同时实现电力、电话、电视、网络畅通,构建方便、现代的生活环境。二是科学设计主体建筑。在主体设计上,不是一味贪大求洋,而是充分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按照前院植草透绿,中间楼房两层厅式居室设计,后院可堆放柴草或养殖,配套建设车库、沼气池,满足农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三是完善服务功能。罗沟新村不仅规划有党员干部活动中心和农民文化广场,而且将农民菜圃、学校、超市、幼儿园、卫生室、邮政代办规划在内,实行小区式物业化管理,使城市生活模式在罗沟新村得以实现。 二、启?? 示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因地制宜规划。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道工序”,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指导性。规划到位,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要,能够吸引广大群众自觉投身新农村建设。罗沟村本着“建新房、成新村,一代人建房、几代人受益”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打造农家宜居新村、圆农村人城市梦想”的宗旨,聘请国家一级设计师立足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对新村进行规划设计,得到群众认可、支持,初步形成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