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特点及其文化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语言特点及其文化意义

网络语言特点及其文化意义   摘要:网络语言的出现,以其自身的特点和方式,受到了社会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网络语言具有简洁化、符号化、新奇化、多媒体化等特点。网络语言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文化融于一体,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网络语言;特点;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HO-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8)02-0294-03      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畴里,社会方言作为分支之一,学界对其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网络语言出现以后,更加丰富了社会方言的研究内容,从一个侧面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社会方言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网络语言的出现,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及表现形式,研究网络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肯定网络语言对社会方言的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网络语言是指上网者在网上交流时所使用的一种话语形式,是在标准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方言。网络语言由多种元素组合而成,并针对特定的人物或者事件形成其特定的含义。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利用文字组成的语言。如:东东――东西。么么黑――非常黑暗;做脸――整容;偶――我;可爱――可怜而没人爱;大虾――大侠;我倒――用于表示佩服,或出其意料之外;我闪――用于表示惹不起躲得起。   二是用汉语拼音字母和外文字母组成的语言。如:“BT”表示“变态”、“PMP”表示“拍马屁”、“GG”表示“哥哥”、“JJ”表示“姐姐”,还有用英文谐音的,如:“I服了U”,“I”英文中表示“我”,“U”就是用“YOU”的谐音,表示“你”;“IC”是英语“Isee”的谐音形式,表示“我明白了”。如:“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系统)、“BTW”(by the way,顺便)、“Hand”(have a nice day,祝好)、“OICQ”(Oh,I seek you,即网上寻呼。有的是英文字母和数字谐音示义,如:“B4”谐音表示“before”。有的是用英文的第一个字母来部分谐音表义,如“爱我就e我”,“e”是“E-mail”的谐音形式。   三是用数字组成的语言。如:886(拜拜了)、7456(气死我了)、5555(呜呜呜呜)、9494(就是就是)、687(了不起)、5460(我思念你)、666(溜溜溜)等等。   四是用符号组成的语言。如,:-)普通笑脸。:-D张开嘴大笑。@- -)收下这束漂亮的玫瑰花等。   五是网名形成的语言。如:“云”、“秋水”、“开心鬼”、“风雨飘摇”、“陪你到永远”、“孤独的牧羊人”、“没有天使的天堂”。   六是约定俗成的网上语言:如驴友者,旅游也。这是旅游天下者的昵称,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叫法。博客,一种网上共享空间,让人以日记随笔等不拘一格的方式在网络上表达和展现自己的形式。闪客,使用Flash软件做动画的人。   通过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我们不难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   首先是简洁化。简洁化是网络时代应用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电脑网络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节奏,也必然会提高网络语言传播的频率。因此,简洁化不仅是网络应用文的重要文体特征,也是传统应用文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二是符号化。某些符号开始进入汉字系统,成为一种新的网络语言形态。符号化的网络语言比较适用于手机短信和网络聊天。它有时能够融通方言区壁垒,沟通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可以在快节奏时代,使人们在电子邮件中创造出一种眉目传情的“脸谱”,为电子邮件增加情趣,加快电子信件传递。   第三是图像化。网络社会犹如一个读图时代。信息呈现出爆炸的态势,单一的文本媒体已经无法进行承载。时代呼唤具有更大承载容量信息媒体的出现。因此,比文本有着更大优势的图像媒体开始担当重任,进入数字文化的各个层面。如台湾地区几米图文诗在网上的风行,就是网络时代的某种象征。   第四是新奇化。一个时代新词语的大量涌现,正预示着某种新的力量、新的思潮、新的观念的崛起。网络语言的新奇化,同样如此。一时还不能被大家接受的词语,慢慢地就会寻常化、规范化,进而进入我们的各种词典和工具书。   第五是多媒体化。网络语言将改变传统中语言主要使用单一媒体的局面,呈现出以文字为主、多种媒体融合的新态势。前面谈到的符号化、读图化的某些内容就带有多媒体的部分性质。网络语言的多媒体化是一种质的飞跃,它不仅包含文字、图画和声音媒体,甚至还可以插入动画和视频。这种插入多媒体语言的操作技术,目前已经轻而易举。比起传统的应用文语言所容纳的信息,要更加丰厚和深远。      二、网络语言的文化意义      研究网络语言就要寻找它的文化意义,通过对社会文化意义的阐释来证明网络语言的出现对社会方言所带来的积极影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