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中仿篇现象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语言中仿篇现象探析

网络语言中仿篇现象探析   摘 要:与传统的语言仿篇现象相比,网络语言中的仿篇现象,在容量上得以扩展,形式上更加灵活 ,一 旦被认可,新的仿文便迅速大量增加。网络语言中的仿篇现象具有夸张、讽喻、幽默等特点 , 但部分内容显得牵强,适用性也较差,影响了网络语言中仿篇的大量出现,不过部分表达贴 切的仿文会借助网络传递出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网络语言;仿拟;仿篇;语义遗传   中图分类号:H12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 07(2010)01-0089-04      近年来,在各种网络论坛上,陆续出现了一些仿拟经典小说、诗歌或小品、歌词等作品 。这些模仿之作大都以原作为蓝本,通过种种巧妙的改编,套用原作的框架和部分语句,传 神 地表达出作者的意图,我们称之为网络语言中的仿篇现象,同时把被仿的文本称为原文,仿 拟以后形成的新文本称为仿文。这种现象是网络语言的新发展,在传统的修辞格的使用上也 有一些突破,值得注意。      1.网络语言仿篇现象的特点      仿篇是仿拟辞格的一个小类。在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中已有论述:“仿拟有两种 ,第一是拟句, 全拟既成的句法;第二是仿调, 只拟既成的腔调。”[1](342) 陈先生所谓“仿调 ”即仿篇[2](79~80)。仿篇就是对篇章的仿拟,具体来说“是 对整篇文章的仿拟,或仿 语言,或仿结构,或仿内容,抓其一点,不及其余”[3](104)。仿篇现象古 已有之,且经久不衰, 许多仿作流传广泛,比如李白仿崔灏《登黄鹤楼》而作的《登金陵凤凰台》就是非常有名的 仿篇之作[4](35),对刘禹锡《陋室铭》的仿拟“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 在深,作弊则灵。 ……”[3](104)在教育领域几乎人尽皆知。事实上,《陋室铭》一文的其他 仿文也非常多,《咬 文嚼字》编辑部还曾经专门组织人仿拟《陋室铭》全篇[5](46~48)。如今 ,网络 上流传的大量仿篇新作品就是在传统仿篇辞格基础上的新创造,但是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1.1 仿文篇幅增大   网络论坛中的这些仿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篇幅的增加。网络仿文固然也有一些对短小 的原文进行的仿拟,比如对戴望舒的《雨巷》、舒婷的《致橡树》等篇幅相对短小的诗歌进 行仿拟。但是一些篇章比较长的文章也进入了仿拟的范围,这是传统的仿篇所没有的。比 较典型的比如对叶圣陶先生的名作《多收了三五斗》的仿文有4000多字,对鲁迅先生的小说 《祝福 》的仿文有9000多字,这样的长文章都有人进行仿拟,这在传统的仿篇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因为在 电脑及互联网普及之前,让人逐字逐句地对一篇很长的文章进行仿拟并抄写下来是不可想 象的。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电子文本出现在网络上,人们很容易查找,仿拟的时 候只需要复制原文并进行要更改部分的修改即可,非常便捷。正是网络带来的这种便利,使 得 仿篇现象中出现了较长的文章。同时,网络迅速传播的强大功能又使这些仿文在最短的时间 内在网络上流传开来,从而加深了人们对长篇大论在网络时代可以随意去仿拟的印象。   1.2 仿拟方式灵活   网络论坛中的这些仿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对原文的仿拟非常灵活。网络仿文基本上属于对 原文结构的仿造,通过改换一些词语来适应仿文要表达的内容,这和普通的仿篇是相同的 。既然是仿篇,当然就得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动某些字句,这是网络语言中仿篇 现象遵守仿拟规则的一面。但同时,比起仿词、仿句和传统的仿篇,它又表现出更大的灵 活 性。因为,在长篇幅的原文基础上修改,原文提供的修改空间很大,所以即使非常灵活地修 改,也还是会把仿文和原文联系起来。具体来说,仿文既然是在原文基础上的仿造,免不了会套用原文的格式,使用原文的一 些现成的句子,使仿文符合原文的风格,同时又体现出仿文的特点来。比如: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 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 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傍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前些天买进的股票,在这崩 盘的世界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CPI渐渐地升高了,证券交易大厅内股民们的欢笑,已 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看着行情,迷迷糊糊地选着黑马。我悄悄地打开电脑,分析着行情。   (《荷塘月色》股票版)      以上两段文字中,有相同的句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其 他的,则是句式不变,亦步亦趋地模仿原文的行文,对一些不符合新情境的词语予以替换, 比如将“日日走过的池塘”改为“前些天刚买进的股票”,“ 满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