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炼与分提工艺先后顺序对低熔点棕榈油抗冻性影响.docVIP

精炼与分提工艺先后顺序对低熔点棕榈油抗冻性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炼与分提工艺先后顺序对低熔点棕榈油抗冻性影响

精炼与分提工艺先后顺序对低熔点棕榈油抗冻性影响   摘要 利用24 ℃棕榈油可以生产出不同熔点的低熔点棕榈油。本文进行了16 ℃棕榈油和18 ℃棕榈油的固体脂肪含量和抗冻性试验。结果表明,先精炼再分提得到的低熔点棕榈油抗冻性明显好于先分提再精炼以及直接分提得到的产品,并且固体脂肪含量(SFC)也较低。   关键词 低熔点棕榈油;精炼;分提;抗冻性;工艺顺序   中图分类号 TS2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3-0238-02   Absract 24 ℃ palm oil can be used to produce different low-melting palm oil.This paper detected the solid fat content and frost resistance of 16 ℃ and 18 ℃ palm oi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ost resistance of the product which was refined first and then fractionated was much better than the product which was fractionated first and then refined,also it was much better than the product which was directly fractionated,and the solid fat content(SFC) was lower.   Key words low-melting palm oil;refining;fractionation;frost resistance;sequence   棕榈油是全球第一大植物油脂,是我国油脂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1]。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是棕榈油的完全进口国。棕榈油在日常生活上的应用日趋广泛。   利用现代工艺可以将进口的24 ℃棕榈油分提得到不同熔点的棕榈油[2-3],低熔点棕榈油通过再次精炼可以使酸价和过氧化值变低、色泽变浅,从而适用于不同需求。但通过精炼工艺,棕榈油的抗冻性变差,可能是在高温和长时间脱臭过程中出现了脂肪酸的异构化反应,改变了油脂的组分或组分的含量,生成反式脂肪酸和聚合物,反式脂肪酸比顺式脂肪酸的熔点高,更容易出现发朦结冻的现象。   本试验选取不同精炼和分提顺序得到的16 ℃低熔点棕榈油、18 ℃低熔点棕榈油,通过测定碘价、熔点、固体脂肪含量和冷冻试验,找出合理的精炼分提工艺顺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试验材料为熔点16 ℃棕榈油、18 ℃棕榈油,均来自中储粮油脂工业东莞有限公司罐区。   主要仪器设备为核磁共振仪(Minispec-mq20g,布鲁克仪器有限公司)、磁力加热搅拌器(C-MAG-HS7,德国IKA公司)、多功能油品分析仪(MB3600,ABB公司)、低温培养箱(LRH-250CL,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制冷和加热循环槽(MP-20C,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温度计(0~50 ℃,d=0.1 ℃,河北省河间市故仙粤兴玻璃仪表厂)。   1.2 试验方法   对罐区16 ℃棕榈油、18 ℃棕榈油进行取样,并分别检测碘价、熔点、固体脂肪含量和冷冻试验。   1.2.1 样品准备。选取罐区16 ℃棕榈油、18 ℃棕榈油,取液面下0.5 m处油样若干。各样品详细信息见表1。其中,POC16为进口24 ℃棕榈油直接通过分提生产的16 ℃棕榈油;POR16为进口24 ℃棕榈油先经过分提得到POC16后,再经过物理精炼得到的16 ℃棕榈油;分提POR16(I)为进口24 ℃棕榈油先物理精炼后,再通过分提工艺得到的16 ℃棕榈油。关系图见图1,18 ℃棕榈油同理。   1.2.2 样品检测。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碘价。ABB油脂多功能分析仪MB3600建立了检测不同产品的碘值曲线,ABB快速准确检测油脂的碘价。   (2)熔点。本试验参照采用AOCS Cc 3-25[4]方法检测油脂的滑动熔点,依据产品需要可以将起始水温降低至样品预估熔点以下15 ℃左右,并使升温速率控制在0.5 ℃/min,检测时间控制在30~40 min之间。   (3)固体脂肪含量。将待测样品40 ℃水浴20 min以上,保证样品澄清透明,无气泡,无晶体析出。向检测样品管内加入样品,使样品上液面和铝块恒温器高度基本一致,但不高出恒温器,并保证无气泡。每个测试温度(本试验为0~25 ℃,间隔为5 ℃)测平行样。将待测样品管置于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