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化学成分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化学成分研究

草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柱色谱法分离,利用化合物的波谱学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β-谷甾醇 (Ⅰ)、N-p-香豆酰酪胺(Ⅱ)、胡萝卜苷(Ⅲ)、芹菜素(Ⅳ)、豆甾醇(Ⅴ)、木犀草素(Ⅵ)、大波斯菊苷(Ⅶ)。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此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草;化学成分;黄酮   中图分类号:R28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08)05-0005-03      Study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Humulus scandens   LI Jun-jie, WANG Xiao-jing*, FU Yi-cheng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Jinan 25006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Humulus scandens. Methods The constituents were isolat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Results Sev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s β- sitosterol(Ⅰ),N-p-coumaroyltyramine(Ⅱ) , daucosterol (Ⅲ), apigenin (Ⅳ), stigmasterol (Ⅴ), luteolin (Ⅵ), cosmosiin (Ⅶ). Conclusion Compounds Ⅰ~ Ⅴ are isolated from Humulus scandens for the first time.   Key words: Humulus scandens; chemical constituent; flavone      中药?草为桑科植物?草[Humulus scandens.(Lour. )Merr.]的全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很多,主要有拉拉秧、锯子草、五爪龙、降龙草等,始载于《唐本草》[1]。?草生命力强, 资源丰富, 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青海、新疆除外),东北亚、北美洲也有分布。味甘、苦, 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肺痈、虚热烦渴、热淋、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泻痢、热毒疮疡、皮肤搔痒等[2]。已报道的从?草全草中分离出的主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我们对?草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及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Ⅰ)、N-p-香豆酰酪胺(Ⅱ)、胡萝卜苷(Ⅲ)、芹菜素(Ⅳ)、豆甾醇(Ⅴ)、木犀草素(Ⅵ)、大波斯菊苷(Ⅶ)。其中化合物Ⅰ~Ⅴ是首次从此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      1仪器和材料   熔点用X4型显微熔点仪测定(温度未校正);核磁共振用Bruker Acance 6002型核磁共振仪测定;质谱用Agilent Trap VL型质谱仪测定。   柱色谱用硅胶(100~200目,200~300目),薄层色谱硅胶G、硅胶GF254、硅胶H(400目)均为青岛海洋化工产。色谱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提取和分离   干燥?草15 kg,用90 %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浓缩,醇提物加水混悬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反复提取,得石油醚提取物235 g,氯仿提取物223 g,乙酸乙酯提取物133 g,正丁醇提取物250 g。将石油醚提取物经常压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溶剂系统梯度洗脱,薄层层析(TLC)检测,合并相同组分,再反复经硅胶柱层析得到化合物Ⅰ和Ⅱ,乙酸乙酯提取物以氯仿-甲醇溶剂系统梯度洗脱,最后得到化合物Ⅲ和Ⅶ。      3结构鉴定   化合物I:白色针晶(石油醚-乙酸乙酯),mp137.6~138.0℃。Liebermann-Burchard 反应阳性。电喷雾质谱(ESI-MS)(m/z):414.4(M+),397.3(M+-OH,基峰)。同时与β-谷甾醇对照品薄层色谱Rf值及显色行为一致,且混合熔点不下降,故化合物I鉴定为β-谷甾醇。   化合物II:白色粉末(甲醇),mp 240~241 ℃。ESI-MS正离子检测:284[M +H]+, 负离子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