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木雕国家级非遗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莆田木雕国家级非遗价值

莆田木雕国家级非遗价值   引言   2012年12月,“莆田木雕”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荣登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   “非遗”这个名词在十年前还不怎么被人关注,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各级政府的宣传,倡导与保护措施的逐渐推广实施,尤报是相关。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广受尊重,甚至有的地方将这种荣誉视为申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加分条件之后,就有人穷尽解数,趋之若鹜,使争当相关“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竞争胜似“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究竟何谓“非遗”呢?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韵创造力。   早在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莆田市申报的。妈祖信俗。批准列入世界非遗名录。而“妈祖信俗”涵括的妈祖雕像,祭拜器具,礼仪用品均与“莆田木雕”密切相关。   莆田市群众艺术馆在“莆田木雕”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之初,曾邀请时任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的本人代表保护单位莆田市二轻工业联社参与申报材料的搜集,尤其是莆田木雕历史渊源,技能特色与工艺流程,代表性传承人等内容的撰拟与修改。所以,我对莆田木雕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来龙去脉比较了解。本文拟从莆田木雕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概况,技能特点和工艺流程,代表性传承人等方面,阐述莆田木雕的国家级非遗价值。   莆田木雕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概况   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立体圆雕及“精微透雕”著称,因其独特的空间性与悠久的时间性,有诸多承载着文化记忆的文物资料,能丰富,生动地呈现其非遗价值的内涵和细节,反映厚重的历史纵深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莆田寺庙的建筑装饰,佛像,经书等已有雕刻工艺雏形。   宋代由于佛教,妈祖信仰的盛行,神像雕刻大量问世。现存莆田荔城文峰宫内的一尊宋代木雕妈祖圣像,以圆雕生动刻画出妈祖的形象,成为保存最早,最完整的一尊木雕神像文物,曾经五度为相的仙游人蔡京大兴“丰大豫亨”之说,追求豪华富丽,便召家乡仙游的工匠把宫廷木雕器具与书画工艺有机结合,并在以杭州造办所为中心的“花石纲”“生辰纲”御用雕器创作中大显身手,首开“莆田工”木雕工艺先河。   宋末元初,莆田雕刻的人物,花卉等题材韵围屏,栏杆,木雕古玩,乐器,家具等,已经相当精致。   明代莆田艺匠擅长圆雕佛像,平雕建筑装饰等,形成了造型简洁,明快清新的艺术风格。至今在莆田本土,台湾,日本长崎,鹿耳岛等地天后宫尚存有明代木雕妈祖像以及匾额,围屏,祭器等文物。   清代“莆田木雕”进入结构考究,装饰华美,繁复厚重的辉煌时期。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珍藏古兴化府进贡的圆雕佛像,透雕花灯,浮雕窗堵花板计数10件;莆田市博物馆收藏的多件清代漆金透雕桌灯,花篮与果盒,馔盒,均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其中一款透雕桌灯,呈花亭式。上下层翘角完好,亭身分别透雕漆金开光鱼,鸟,鹿,中部嵌四块长方形漆金透雕人物故事饰纹,四转角立四根透雕漆金盘龙柱。基座束腰呈“工”字形,座沿置透雕花卉护栏,束腰肚楣透,浮雕花草。“落水”透雕缠枝花卉。底足为四兽足,亦为精品。   清末至民国期间,活跃在民间的木雕名匠揉入国画大师李耕的人物画意韵,形成以莆式神佛,武将,仕女造型为特色的圆雕人物风格。迄今在莆田江口镇园下村关帝庙等处寺庙,民居留下了许多供后人观赏借鉴的人物及建筑装饰圆,透,浮雕相结合的传世杰作。   1949年建国以来,莆田木雕业似枯木逢春,重焕生机。许多木雕艺人继承传统工艺,又大胆开拓创新,1956年,城厢雕刻社(莆田工艺一厂前身)创制的一套乐器,其器缘,柄,肚,钮都装饰着用一寸见方的黄杨木片镂刻的《三国演义》人物及花果鸟兽等,细微精致,选送参加东欧捷克共和国展览会得到嘉奖;1959年,莆田工艺一厂创作的圆雕人物,桌屏等27件,晋京向国庆十周年献礼;1979年以来,堪称现代莆田木雕第一代传人的黄丹桂,佘文科,朱榜首等人先后创作了一大批精品。黄丹桂和朱榜首等创作的《三打祝家庄》《立柱龙凤灯》等作品堪称全国―流的木雕精品;佘文科创作的《渔港之春》,黄丹桂等创作的《十三朵金花》曾获选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   改革开放初期,现代莆田木雕第二代传人方文桃,佘国平等一批莆田工艺一厂的专家级技艺骨干抓住机遇,创办企业,并获成功,从而吸引大批民间艺人先后办厂,促进了莆田木雕产业快速发展。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