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莲都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莲都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要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莲都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油茶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其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茶产业;现状;滞后原因;对策;浙江丽水;莲都区   中图分类号S79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362-02      油茶又叫茶子树,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在我国已有2 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茶油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优质上等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色泽金黄,味香可口,营养丰富,容易被人体吸收,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常被人们称为长寿油。此外,茶油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由于油茶不受虫害侵袭,整个生长过程无需施用农药,是绿色保健食用油。茶油较高的营养价值与独特的保健功能,使其已具有稳定的城市消费群体。因此,油茶资源的深度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1莲都区油茶产业现状      1.1油茶分布情况   莲都是浙江省三大油茶产区之一,素有“浙南油库”之美誉。现有油茶面积13 933.3hm2,占林业用地的11%。全区18个乡镇均有天然油茶林分布。油茶林面积在666.7hm2以上的有碧湖、大港头、老竹、太平、联城、巨溪、黄村、高溪等8个乡镇,333.3hm2以上的有城区、水阁、仙渡、丽新、双溪等5个乡镇,上述乡镇的油茶林面积占油茶总面积的98%。油茶面积超过66.7hm2的有59个行政村,其中266.7hm2以上的有碧湖镇的中坳村、联济村、中溪村和黄村乡的戈??村。油茶林林龄状况及各类林龄所占比例为:产前期26.1hm2,占0.2%;盛产期13 210.8hm2,占95%;初产期96.8hm2,占0.6%;衰产期599.6hm2,占4.2%。   1.2生产经营状况   莲都油茶生产大致经历了高潮、低谷和稳定3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油茶发展高潮;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之油茶品种混杂、管理粗放、配套设施不完善、茶油价格低、经济效益差,严重挫伤了广大林农的产业积极性,油茶产业陷入低迷,产量逐年下降。导致远山、高山油茶林荒芜,近山、低山油茶林改种,油茶面积???步萎缩;90年代初,连续实施了两期林业部“油茶低改项目”,收到一定成效;进入21世纪,随着油茶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面积减少的状况得到一定控制,经营管理水平和茶籽产量开始回升。近2年茶油市场看好,价格上升,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油茶生产逐步恢复,低改和新造林面积也有所回升,油茶籽产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目前,油茶林栽培品种主要有普通油茶、红花油茶,正常经营的面积约3 333.3hm2,占油茶总面积的24%;荒芜面积10 600hm2,占油茶总面积的76%,其中不宜低改的约2 600hm2,占油茶总面积的19%。据年报统计,2008年油茶籽产量4 943t,平均产量355.5kg/hm2;按23%出油率计算,年产山茶油1 137t,平均产茶油81kg/hm2;按油茶籽单价5.1元/kg计算,年产值2 496万元,平均产值1 785元/hm2。历史上最高经营面积约22 000hm2,最高年份油茶籽总产量5 000t,平均产量约600kg/hm2,总产值3 300万元,平均产值2 550元/hm2。茶油加工情况:全区约有15个家庭作坊式油茶加工点,无大中型油茶加工企业,产业毛油,出油率低,油饼利用率更低,大部分用于烧火和耕作,其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      2莲都区油茶产业发展滞后原因      2.1政策原因   近几年来,虽然林业部门拨款;在油茶产区组织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但对油茶产业发展缺乏一个长远的规划和政策扶持。   2.2种植原因   一是油茶经营面积虽大,但产量低,效益差。一般产油60~75kg/hm2。油茶低产低效是莲都区油茶产业发展的最大阻碍。二是油茶林分的个体和群体结构不合理,品种混杂。现存的绝大多数油茶林是实生林,由于绝大部分都是源于未经选择的集团种和实生子代林,株间产量差别很大。从个体结构看,劣株弱株占60%,丰产性植株占30%左右,在同一林分中,丰产株年产果可达50kg以上,而低产株却只有0.5~1.0kg,甚至颗粒无收;从群体结构看,油茶老林和疏林占绝大多数而且品种混杂,600株/hm2以上占40%。三是油茶普遍存在老、弱、病、残、劣、荒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部分林地没有抚育管理,致使林地杂草丛生,土壤坚固,通透性能差,影响了油茶的生长和产量;同时由于缺少管理,油茶抗病力差,病虫危害严重,尤以炭疽病、煤污病最为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