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葫芦岛沿海地区最高气温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葫芦岛沿海地区最高气温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摘 要:该文利用欧洲中心数值模式资料、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逐时观测资料,对2009年5月19日影响葫芦岛沿海地区高温的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存在,风向对葫芦岛沿海地区夏季温度的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直接关系着夏季高温能否出现;多云的天气现象亦是引起温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最高气温;风向;天气现象;葫芦岛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156-02
The Impact of Wind on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Change in the Coastal Area of Huludao
Yu Yawei1 et al.
(1Huludao Meteorological Bureau,Huludao 12500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numerical model data,Micaps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 data and observations by the ground station automatically,effect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the high temperature of Huludao coastal area in May19,2009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ce of land-sea thermal contrast,wind direction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change of summer temperature in Huludao coastal area,directly relating to the summer heat,and cloudy weather is also an important cause of temperature change.
Key words:The highest temperature;Wind direction;Weather phenomenon;Huludao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天气预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四大气象要素之一的温度,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重视。现有的T639、中尺度数值模式等数值预报方法已经大大提高了温度预报的准确率,但是由于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太多,且各因素变动性较大,人工修正数值预报产品的温度预报结果显得尤为重要。例如,郑祚芳等[1]探讨了北京周边地形及城市下垫面对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焚风效应来实现的,城市下垫面通过所获得感热和释放潜热的不同进而影响近地面层温度。
2009年5月19日葫芦岛沿海地区最高气温在21.3~26.0℃,内陆(建昌)地区最高温度33.7℃,这与所预报的沿海地区最高气温32.0~34.0℃存在显著差异,实况温度比预报温度偏低7.0~10.7℃,而对于内陆(建昌)地区最高气温的预报较为正确。为此,本研究从风向、天气现象2个方面对影响2009年5月19日本最高气温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1 资料来源
本文利用欧洲中心数值模式资料、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逐时观测资料,对2009年5月19日最高气温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
2 实况对比
表1为2009年5月19日葫芦岛地区预报温度与实况温度资料对比。由表1可看出,沿海地区预报误差为7.0~10.7℃,内陆(建昌)地区预报误差仅为1.3℃;沿海地区以绥中温度最高,兴城温度最低,2个地区相差4.7℃,沿海地区与内陆(建昌)地区最大可相差12.4℃。
表1 葫芦岛各县区预报温度与实况温度对比(℃)
[地区\预报温度\实况温度\误差\连山\34.0\24.0\10.0\绥中\33.0\26.0\7.0\兴城\32.0\21.3\10.7\建昌\35.0\33.7\1.3\]
3 气象条件分析
3.1 500hPa环流场分析 5月18日、19日欧亚大陆多槽脊活动,19日08:00欧亚中高纬度呈三槽两脊环流形势,辽宁地区受弱脊影响,高空在西北气流控制下。
3.2 850hPa形势场分析 18日20:00到19日08:00,辽宁地区受暖脊影响,18日08:00与19日08:00葫芦岛均在16℃范围内无明显升温现象。
3.3 地面形势场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