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莫斯科中山大学对邓小平人牛路程影响
莫斯科中山大学对邓小平人牛路程影响
[摘要]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册中,很多的革命家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他们中的有些人凭借家庭的优渥条件出国留学,有些人则依靠国家资助留洋发展,综合分析海外留学的这部分人,不难发现,他们留学归来的发展轨迹和当时中国形势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其中有一批人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平同志就是典型代表。
[关键词]邓小平;中山大学;中国革命和建设;邓小平理论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 02-0062-02
doi:10. 3969/j.issn.1671-5918.2015.02-031
[本刊网址]http://
一、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先生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会后不久,孙中山派蒋介石到苏联考察,在写给蒋介石的手札中提道:“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体现了孙中山“以俄为师”的坚定意愿。在苏联的援助下,孙中山下定决心对国民党进行改造,吸纳大量中国共产党人,彻底改变国民党。不幸的是,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3月在北京与世长辞。孙中山弥留之际还没有忘记“以俄为师”的决心,在遗言中写到:“你们是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的首领,我遗下的是国民党,我希望国民党在完成其由帝国主义制度解放中国及其被侵略之历史的工作中,与你们合力共作。”正是在孙中山遗愿影响下,苏共领导集团很快作出决策,对中国革命投人更大的资本,除枪炮支援外,创办一所学校。这所学校要秉承中山孙的旗帜,培养大批中国先进青年,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中国共产主义群众运动的干部,培养中国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干部,并成为今后中苏关系的纽带,达到拯救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目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应运而生。
二、莫斯科中山大学与邓小平的学习
邓小平虽然在中山大学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这段时间足以促使邓小平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发生巨大改变。短暂调整之后,以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多佐罗夫为俄名的邓小平马上投入到丰富紧张的学习中。在风景秀美的中山大学,他开始学习俄语、社会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革命运动史、东西方革命运动史、联共(布)历史、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德国社会主义者卡尔?考茨基的《卡尔?马克思经济学说》)、党的建设、军事事务以及新闻学(课程设置的最后一个科目标注的是“报刊”),学期设置为2年,学生每周上6天课,每天8个小时。在两年的学习中,邓小平想“弄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邓小平在入学履历中写道,“我过去在西欧团体工作时,每每感觉到能力的不足,以至往往发生错误。因此我便早有来俄学习的决心。不过因为经济的困难,使我不能如愿以偿”,“我更感觉到而且大家都感觉到我对于共产主义的研究太粗浅”,“我能留俄一天,我便要努力研究一天,务使自己对于共产主义有一个相当的认识。我还觉得我们东方的青年,自由意志颇觉浓厚,而且思想行动也很难系统化,这实对我们将来的工作大有妨碍。所以,我来俄的志愿,尤其是要来受铁的纪律的训练,共产主义的洗礼,把我的思想行动都成为一贯的共产主义化。我来莫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从此以后,我愿意绝对的受党的训练,听党的指挥,始终为无产阶级利益而争斗。”
在中山大学的学习过程中,理论学习占大部分,而小组内不同成员的相互探讨以及不同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对于理论的初步学习和深刻把握起到重要作用。在研究中山大学的发展历史时,不难发现,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很多政治人物对未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有些人甚至成为左右未来中国政坛发展方向的重要人物。翻看中山大学的学员名册,有的学员出身工农子弟,有的则是党政要员,其中不乏政坛新秀。邓小平在和不同阶级、不同派别、不同思想、不同国家的学员交流的同时,自身的理论水平得到大范围的提高和深层次的升华。邓小平被分在第七学习小组(当时中山大学共有30个这样的小组,每组25-40人),分到第七小组的学生被认为是会更有政治前途的学生。和邓小平同在一组学习的有他的朋友傅钟、叔父邓绍圣、蒋经国(时任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的儿子)、陈春圃(指汪精卫妻陈璧君的远房侄子)、屈武(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于右任的女婿)、谷正鼎(后成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组织部部长)、邓文仪(后成为国民党行政院内政部政务次长)、肖赞育(后成为国民党南京市党部主任委员)等人,这一组因为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而私下里被称作“理论家小组”。邓小平在和这些小组成员交流的同时,深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对未来中国革命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愿景,中山大学对邓小平的学习之路起到重要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