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俚语语言特征及社会功能探究
美国俚语语言特征及社会功能探究
摘要:美国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流行于社会各个阶层。本文从形态、语义和修辞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俚语的语言特征并且探讨了其社会价值,以求进一步揭示美国俚语这种非规范性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认识不断变化的美国语言文化。
关键词:美国俚语 构词 语义 修辞 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21-03
1 俚语的界定
俚语是相当特殊的语言形式,它既有别于语法不规范的用语,又不同于“乡下土话”,更称不上亵渎的言语;传统意义上的俚语是指粗糙的或通行面极窄的方言词,也有人认为俚语介于“口头语”和“行话”之间,它是词汇中最不稳定的成分。美国俚语虽然属于非标准英语,但却十分流行,不仅充斥于日常交谈,还大量地渗入文学作品。
俚语的来源极其广泛,如何确切地定义俚语,并没有单一的准绳。权威的大英百科全书对俚语做了如下解释:俚语是非正式的用语,是口语式的表达方法,是对标准语言的一种补充;俚语可以体现在语音、重读和语调上,但更多地是表现在词汇和语义上。美国著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则这样形象地阐述俚语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色:“如果把语言比作君临天下的帝王,那么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居然出来一位莎士比亚笔下的小丑式人物登堂入座,甚至跻身最庄严的盛典,这就是俚语。它出自大众之口,跳出了规范语言的框框,使人们不拘一格,畅所欲言。”
2 美国俚语的语言特点
精力旺盛、开朗活跃,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这些都是美国人常引以为自豪的民族特征。其中俚语的使用极能说明这一点。因为许多美国俚语从语体方面考虑具有立意新奇、幽默生动、易于表达情感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可以从形态特征、语义特征及修辞特征等方面找到原因。
2.1 美国俚语的形态特征
2.1.1单音节词(monosyllabic words)
美国俚语偏好短词,特别是单音节词。例如,kip(sleep),duck(dollar),wet(fond of drinking alcohol)等。《美国俚语词典》G部共收录570余词,其中单音节词有150个,约占四分之一。俚语的词组形式也能体现这一点,如:Uncle Sam(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know-how(practical information)。
2.1.2 首字母缩略词(acronyms)
利用短语中单词的首字母是一种构成美国俚语的简便途径,把短语中单词的首字母放在一起构成俚语。snafu(situation normal, all fucked up好事办成坏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NATO在标准英语中是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首字母缩略词。但是善于创新、生性幽默的美国人把它变成了一个富有讽刺含义的俚语:No action, talk only(光说不做)。
2.1.3词素重迭法(reduplication)
结构相似的词素的重迭是构成美国俚语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种俚语里,或者是两个词素的第一个辅音不相同,或者是元音不相同,但其余的音素及其组合方式均像“双胞胎”,如
hugger-mugger(邋遢的),dilly-dally(游手好闲),tip-top(非常杰出的)等。这类俚语不仅说起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而且经常被用来强烈地传达说话者的赞叹、惊讶、气氛或蔑视等各种不同的情感或态度。
2.1.4 借词或新造词(loan words and new-coin words)
美国俚语用得比较普遍的一个原因是美国官方“纯化”语言的工作做得不多,不像英法等国政府强调使用“标准”用语。同时,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带来了原先民族的语言词汇也丰富了美国俚语,如:pronto(迅速地)和cinch(容易做的事)来自西班牙语;而chisel(从某人处诈取某物,借而不打算归还)则是从法国传入的俚语。还有一部分俚语是使用者在特定情况的激发下,临时创造的语言符号,用以代替某些已经为语言社团全体成员接受并使用的语言符号,如:ki-yi(狗)。
除了以上四种常用的构词法外,美国俚语中还存在大量的词尾缩略词、逆构词、截断词等。多种构词法的使用使得美国俚语生动诙谐、独创一格而且新颖时髦。
2.2美国俚语的语义特征
2.2.1语义的移用
尽管美国俚语中存在一定数目的新创词,但大多数俚语是常用词语的引申意义。人们通过联想的方式赋予常用词语新的含义,即旧词添新义。通过这种方法,增加了俚语的时代感和幽默感,如:标准用语中的sweat表示“汗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