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性瘫痪研究进展
脑性瘫痪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对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进展进行了回顾,主要从发病率、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三方面进行分析,综述了治疗脑瘫的近况,说明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关键词:脑性瘫痪 早期干预 综述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cerebral palsy
Li Yanguo Liu Yun Tang Xuebing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erebral palsy were reviewed, mainly from the incidenc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ree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summarized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palsy of the status qu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intervention.
Keywords: Cerebral palsy Early intervention Review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021-02
脑性瘫痪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给患儿和家长及社会造成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所以,了解导致脑瘫的致病危险因素,探索脑瘫的干预及治疗措施,对降低脑瘫发生率和减轻其残障程度显得非常重要。
1 脑性瘫瘫的发病率
脑瘫的发生率在发达国家2‰~3‰,且约47%的脑瘫患儿是低出生体质量儿[1],美国由1949年5.9‰到1957的0.6‰,有逐年下降趋势;日本由1951年的1‰到1991年的1‰~1.5‰;而我国尚无这方面的临床研究,为了获得不同出生体重脑瘫患病率,李松等[2]于1997年5月~6月在江苏南部7个市对0~6岁脑瘫患儿的现况开展普查显示,低出生体质量是脑瘫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且出生体质量越低脑瘫患病率越高,随着出生体质量的增加,脑瘫患病率呈现出下降、平台和上升三种变化,出生体质量在3500~3999g组的脑瘫患病率最低。与西方国家比较,中国儿童的出生体质量分布比较轻(即平均出生体质量低于西方国家)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这种差异提示调查地区低出生体质量,尤其是出生体质量不足2000g的新生儿存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小儿脑瘫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主要认为由大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缺氧或缺血使脑细胞正常代谢障碍,细胞膜钠泵和钙泵功能降低,离子渗透性增加,产生脑水肿,缺氧时间越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E)程度越重,脑细胞水肿越明显,其功能障碍越严重,后遗症发生率越高。国内学者[3]应用动物HIE模型发现高压氧(HBO)可降低病死率及神经症状发生率。在HBO作用机制的研究方向,窒息新生儿经HBO治疗后,其血中孤啡肽水平显著降低,提示孤啡肽参与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变化,HBO的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孤啡肽的生成有关。
研究表明,导致脑瘫的高危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可发生于胎儿期,也可发生在分娩期或新生儿期。随着脑瘫病因学研究的深入,胎儿期高危因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学者分析认为脑性瘫痪主要高危因素依次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且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脑瘫高危因素不同,其中农村儿童脑性瘫痪前3位高危因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质量、黄疸;城市儿童前3位高危因素依次为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虽然对高危因素的报道稍有差异,但前4位原因均为早产、低体质量、窒息、黄疸。
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是构成脑瘫前二位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占脑瘫发生率的70.2%。随着新生儿抢救技术不断提高,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脑瘫发生率也有所上升。其原因与早产低体质量儿脑发育不成熟,外加围生期诸多并发症如低氧血症、酸中毒、高胆红素血症以及呼吸暂停,容易造成脑损害有关。国内外研究[4]表明孕周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脑瘫患病率越高。早产儿占全部存活者的6.65%,却占脑瘫患儿的40.4%,极低体质量儿(1500g)占全部存活者的0.68%,却占脑瘫患儿的47.4%。
窒息是脑瘫第三位病因,胎儿宫内窘迫是引起窒息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患儿多来自农村,在家接生或在当地卫生院生产,出现问题抢救不及时造成。
第四位病因是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等疾病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游离状态的胆红素容易透过血脑屏障,损伤中枢神经细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