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胡独奏曲《贺喜》的演奏分析-中国乐器演奏二胡专业论文.docxVIP

板胡独奏曲《贺喜》的演奏分析-中国乐器演奏二胡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板胡独奏曲《贺喜》的演奏分析-中国乐器演奏二胡专业论文

- - III -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录…………………………………………………………………………………………………….III 绪论…………………………………………………………………………………………………….1 一.《贺喜》的音乐分析……………………………………………………………3 1.1《贺喜》的结构分析……………………………………………………………………….3 1.1.1 锣鼓般的引子………………………………………………………………………….3 1.1.2 首部——竞相贺喜……………………………………………………………………3 1.1.3 中部——赞美,自豪………………………………………………………………..4 1.1.4 华彩段…………………………………………………………………………………..5 1.1.5 再现部——更加热烈………………………………………………………………..5 1.2《贺喜》的配器分析……………………………………………………………………….5 二.对《贺喜》的理解与演奏处理…………………………………………………...……8 2.1 对引子的理解与演奏处理…………………………………………………………...….8 2.2 对首部的理解与演奏处理…………………………………………………………..…..8 2.3 对中部的理解与演奏处理…………………………………………………………..…..9 2.4 对华彩段与再现部的理解与演奏处理………………………………………………..10 三.《贺喜》的艺术特色…………………………………………………………………….11 3.1《贺喜》的创作手法…………………………………………………………………11 3.1.1 特色滑音的运用………………………………………………………….……….…11 3.1.2 力度与速度的变化与对比…………………………………………………………11 3.2《贺喜》包蕴着的文化特征………………………………………………..…………..12 结语…………………………………………………………………………………………………….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绪论 绪论 - - PAGE 10 - 绪论 板胡作为我国民族管弦乐乐器之一,有着悠长的历史。它源于我国弦乐器的前身—— 奚琴。宋朝音乐理论家陈旸曾在《乐书》中提及“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 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宋朝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 中也提过“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如怨单于。”这里的奚琴,胡琴可谓是中国民族拉弦乐 器的始祖。后来的各种拉弦乐器包括二胡,板胡,高胡,中胡等等也就是通过了历史的沉淀 由奚琴,胡琴发展而来。 板胡作为一类特色鲜明的民族拉弦乐器,到目前为止已有 300 多年的历史。在明末清 初时,胡琴类拉弦乐器随着戏曲音乐的蓬勃发展逐渐有了新的改进,产生了各样的分支。板 胡的音色迎合了梆子腔的需求。正是因为板胡高亢,嘹亮,甚至是肆无忌惮的带着野性美的 声音符合了当时北方人民的审美需求,所以板胡成为了梆子腔的主奏乐器。 随着时代的发展,板胡早已从纯粹地为戏曲伴奏到为民族乐队,声乐,歌剧,电视剧 等配乐,从纯粹的伴奏乐器走向了民族特色鲜明的独奏乐器。现在的板胡曲目有独奏曲,协 奏曲等各种形式,板胡艺术可谓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论及到丰富的板胡独奏曲目,我们就 必须提到刘明源教授。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板胡作品,而且更重要的是将板胡从伴奏的 从属地位上升到了独奏地位。正是由于刘明源教授在板胡艺术领域的开拓创举,以至后来涌 现了更多的板胡艺术演奏与创作人才,使板胡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众多优秀的板胡曲 目中,于汉教授创作的板胡独奏曲《贺喜》就是其中的瑰宝。 作品的创作背景 1.作曲家简介 于汉先生出生于 1953 年 2 月,故乡位于两汉文化发源地——徐州。于汉先生 1974 年 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早年拜师我国著名二胡大师甘涛,瞿安华 先生,后又拜访了全国各地名师名家,常年潜心钻研苦练琴技。于汉先生现为南京艺术学院 教授,民乐系副主任,著名的二胡,板胡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委员会理事。于 汉先生是我国难得的集教学,创作,演奏于一身的综合性优秀人才。于汉先生不仅精通二胡, 板胡,他对高胡,京胡,也有独到的理解,特别是将面临失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