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讨台风与海温之关系
PAGE
PAGE 4
探討颱風與海溫之關係
摘要
近年來地球暖化的現象愈來愈嚴重,也影響到海水的溫度,到本世紀末海表面溫度將增
加 1到 3℃,連淺層海水也將上升 0.5 到 2.5 ℃,海水溫度上升加速颱風的生成,我們根據收集數 據、圖做統計及分析,但我們發現海溫是上升,但颱風強度似乎沒有像新聞說的那樣有明顯 增加,或許是因為我們探討的因素條件可能不夠周詳所致。
壹﹑動機
我們 研究 的動 機是 來 自氣 象相 關報 導說 全 球暖 化影 響颱 風強 度,甚至 有研 究指 出因 海水 暖化 影響 造成 37 年來 侵襲 亞洲 的颱 風已 增加 12%至 15%, 而導 致台 灣 、 中國、日 本等 國家 遭 更強 的颱 風 侵 襲。這 讓我 們好 奇想 了解 是 真的 嗎 ?強度 有 增強 ? 次數 有增 加 ? 於是 著 手開 始 進行研 究探 討 颱風 與海 溫的 關係 。
相關 教材 單元
自然 與生 活科 技 康 軒 版本 第 六冊 第 三章 千 變萬 化天 氣
第 四章 永 續發 展
社會 與人 文康 軒版 本 第 一冊 第 四課 氣候.
貳﹑研究目的
一、探討 2012-2016 年海平面 0-700 米層與0-2000 米層之情形
二、探討 1945-2015 各月份歷史 TC 以上(颱風)路徑統計
三、探討 2014-2016 年的海溫分布情形
四、探討歷年颱風次數與強度
參、研究設備及器材
一、電腦
二、軟體:Execl/ Word/小畫家
三、天氣與氣候監測網及中央氣象局颱風資料庫氣象資料
肆﹑研究過程
一、搜尋參考資料
二、蒐集統整數據並加以分析判
(一)、天氣與氣候監測網之海溫圖資料取基數月的最後一周截圖觀察 及截圖颱風歷史
資料觀察 ﹑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資料
(二)、統計台灣近五十年的颱風強度資料
伍﹑研究結果
一﹑文獻回顧
(一)﹑颱風的成因
颱風需要溫暖的海水,所以大多在熱帶地區形成。在熱帶,太陽近乎直射
地球,海水 吸收大部份的入射能量,並主要以蒸發作用將多餘的熱排出,當水
蒸氣凝結形成雨,會釋 放潛熱到大氣中。冬天,風把熱送到高緯度,再輻射到
太空;但是在夏天,潛熱會一直留 在赤道,並透過對流,上升到高空,對流過
程造成許多現象,從積雲到雷雨都有可能,當 環境適當時,雷雨群可以組成渦
旋,從海洋汲取大量熱能,並形成颱風。
除地球自轉外,適合颱風生成的環境,要符合以下四個條件:
1、距離赤道五個緯度以上。
2、海水表面溫度高於 26.5 度。
3、微弱的垂直風切。
4、氣環境潮濕、不穩定。
(二)、颱風的強度是以近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風速為準劃分為三級如下表。
颱風強度
近中心最大風速
每秒公尺
每 時 浬
相當風級
輕度颱風
17.2 ~32.6
34~63
8~11
中度颱風
32.7 ~50.9
64~99
12~15
強烈颱風
51.0 以上
100 以上
16 以上
(三)﹑海洋與氣候關係
海洋對氣候變化扮演了「穩定」作用的角色,主要是因為海洋有很大的「熱慣性」。 這是因為水的比熱大還有光線可穿入很深及水的混合很快加上水具有「相」變 化,潛熱很大。水的比熱約為土壤的五倍,因此加入或移出同樣的熱量,土壤就比水要快五 倍,故地表容易溫差大。其次,土壤透光 性差,日照熱能便集中於地表,但水中則可穿透相 當厚的水層,故地表增溫快。 表層降溫時,水會產生對流,故溫差不大。水的潛熱亦促使蒸 發時吸熱,凝 結時釋熱,和增、減溫過程正好背道而駛,故可相對保持穩定。極區結冰與 融 冰之過程亦有類似效應。不過,冰塊亦造成隔絕作用,使海洋無法影響到 上層之大氣。
圖一
圖一 光波可穿透海水之深度(光量衰減為 50%之深度) 隨光波波長變化的情形,可看出 非常清的海水 趨向於藍綠色,近岸混濁海水 則偏向黃綠色。 摘自 Stowe, K. (1995) Exploring Ocean Science, 2th ed.。
圖二 全年平均之蒸發(E)與降水量(P)隨緯度 之變化情形(上圖),以及海面鹽度與 E - P 隨緯 度之變化情形(下圖)。摘自 Stowe, K. (1995) Exploring Ocean Science, 2th ed.。
二﹑研究 2012-2016 年 0-700 米層與0-2000 米層海平面
圖三 全球熱含量比較 0-700 米層與0-2000 米層
圖四 溫度海平面比較異常 0-700 米層與0-2000 米層
PAGE
PAGE 19
圖五 比較 0-700 米層與0-2000 米層總體海平面異常
圖六 Halosteric 海平面異常 0-700 米層與0-2000 米層的比較
分析結果:
由圖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双良H3D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pdf
- 本科毕业论文-托森差速器的设计与仿真.docx VIP
- 莆田市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莆田市环境保护局.doc VIP
- 五年级劳动课《包饺子》课件.pptx VIP
- 《数字影像设计与制作》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最医院短缺药品管理制度(一) .docx VIP
-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圆明园的诉说》教学课件.ppt
-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PPT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pptx VIP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及答案.pdf
- 2025年韶关城投集团下属韶关市鸿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